第44章 君臣谈心(1/6)
朱标去世后,朱棣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继续协助朱元璋处理国家政事。
这一日,阳光透过御书房的窗棂洒在地上,朱高炽也在一旁帮忙。朱高炽已长大成人,与历史上不同,他身强体壮,健康且充满活力。
朱元璋坐在桌前,眉头紧锁,看着一份奏折,忍不住长叹一声:“这江南水患,年年治理,年年泛滥,真是让人头疼啊!”
朱棣连忙走上前,俯身说道:“父皇,莫要太过忧心,此事或许另有解决之法。儿臣深知江南水患一直是我朝的心腹大患,百姓深受其苦。儿臣觉得可以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入,招募更多有经验的工匠。而且,我们可以借鉴前朝治理水患的成功经验,再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治理方案。”说着,他轻轻为朱元璋捶了捶背。
朱元璋微微侧身,看了一眼朱棣,眼中透着一丝疲惫:“棣儿,你所言虽有理,可这资金从何而来?如今国库并不充裕,若要加大投入,势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开支。”
朱棣赶忙回答:“父皇,儿臣想可以从赋税中适当调配一部分。如今江南一带商业繁荣,我们可以对富商巨贾适当增加税收,以筹集资金。再者,精简宫廷和官府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节省下来的费用也可用于水患治理。另外,还可以发动民间的力量,鼓励乡绅富豪捐款捐物,共同为治理水患出一份力。”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说道:“从赋税中调配,此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至于精简开支,倒是可以考虑,但也需把握好分寸,不能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至于发动民间力量,要确保一切自愿,不可强行摊派。”
朱棣点头应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定会小心行事,权衡利弊,务必找到一个最为妥善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
朱高炽也凑过来,拿起那份奏折看了看,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可以从长远规划,不仅要治理当下的水患,还要注重预防。比如在河流上游多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朱元璋听着朱高炽的话,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伸手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炽儿,不错不错,有想法!那依你之见,具体该如何实施呢?”
朱高炽略一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