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凉爽一夏,冰运来了(7/9)
增强其防水防潮的性能。
为了保持低温环境,他们在箱子的夹层中填充了大量的冰块和硝石。同时,在箱子内部放置了多层柔软的绸缎,既可以缓冲物品在运输中的震动,又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在物品的摆放上,徐妙云提出了分类分层放置的方法。将容易受损的物品放在上层,并用柔软的稻草和棉絮加以包裹和隔离。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保鲜物品,则采用特制的木架固定,防止相互挤压碰撞。
朱棣还下令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护送队伍,这些人员经过严格的训练,懂得如何在运输途中小心呵护保鲜物品。他们会定时检查箱子的状况,及时更换融化的冰块和硝石,确保低温环境的持续。
此外,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运输时间,朱棣和徐妙云还精心规划了运输路线。他们详细研究了地图,避开了那些路况复杂、路途遥远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一些平坦且近捷的路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缩短运输距离,还能降低运输成本。
在选择运输工具和路线时,朱棣和徐妙云更是费尽心思。他们经过多次商讨和实地考察,对各种运输工具的优缺点进行了仔细分析。
对于运输工具,他们发现马车虽然灵活,但承载量有限,而且长途跋涉容易损坏货物;牛车较为平稳,但速度太慢,不利于保鲜物品的及时运输。而船只则具有较大的承载量和相对平稳的运输环境。于是,他们决定以船只运输为主,在水路不通的地方则辅以经过特殊改造的马车。这些马车增加了减震和保温装置,以适应保鲜物品的运输需求。
在路线选择上,他们仔细研究了大量的地图和商队的经验,力求找到最佳路径。首先,他们会优先选择那些水流平缓、河道宽阔的水路,这样可以避免船只受到过多的颠簸和摇晃,从而保证保鲜物品的完整性。其次,他们会避开那些容易遭遇风浪和浅滩的危险区域,这些地方不仅会对船只造成威胁,也会增加保鲜物品受损的风险。此外,他们还会根据季节和气候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一般来说,他们会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季节出行,因为低温环境有助于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而且,他们会尽量沿着气候凉爽的路线行进,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外界温度对保鲜物品的影响。最后,他们还会与沿途的地方官员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