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三杨出场,贤才集聚(7/8)
。要确保军队装备精良,定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士兵的战斗技能和应变能力。同时,修建坚固的防御工事,如城墙、堡垒等,抵御外敌的入侵。在促进友好交流方面,可在边境设立互市。允许双方百姓进行贸易往来,互通有无。通过经济利益的纽带让双方更加珍惜和平的局面。在互市的管理上,派遣得力官员进行规范,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避免因贸易纠纷引发冲突。另外,也可邀请周边地区的首领或使节到我大明内地参观访问,让他们亲身感受我大明的繁荣昌盛和友好诚意,以此增进彼此的友谊与合作。”
朱棣微微点头,示意杨荣坐下,又将目光投向杨士奇:“杨士奇,你对此有何看法?”
杨士奇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杨荣所言甚是。草民觉得在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情报工作也至关重要。在边境广布耳目,密切关注周边势力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友好交流,除了互市和邀,还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派遣我大明的学者、工匠到周边地区,传播我大明的文化、技术;同时也欢迎他们的学子、艺人等来我大明学习交流。通过文化的交融,能消除彼此的隔阂,从思想层面促进友好关系的建立。”
“并且,对于周边势力,可采取分化拉拢的策略。对于那些有友好意愿的部落或势力,给予适当的支持,增强他们与我大明合作的意愿。而对于那些妄图侵犯我大明边境的势力,则要给予坚决打击,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恩威并施,方能保障边境长治久安。”
朱棣抚须沉思片刻,然后看向杨溥:“杨溥,说说你的想法,莫要与他们重复了。”
杨溥恭敬行礼后说道:“陛下,草民以为,保障边境安宁与促进友好交流可双管齐下。在军事方面,除了加强常规防御,还应注重培养熟悉边境地形和周边势力情况的将领。这些将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战略战术,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在友好交流上,我们可以利用宗教的力量。我大明有多种宗教信仰,且教义大多倡导和平、友善。可以鼓励宗教人士与周边地区的宗教界进行交流,举办宗教活动,通过宗教的纽带增进彼此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另外,还可以建立边境学校,为双方边境的百姓子弟提供教育机会。让不同地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