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情系宣纸,贺寿恩师(8/9)
书写顺滑流畅,墨色渗透均匀,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说着,他拿起一张宣纸,轻轻抖动展示其柔韧的质地,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徐妙云站在一旁,微笑着补充道:“这宣纸不仅利于书写,用于作画亦能使色彩更为鲜亮持久。”她边说边用手轻轻抚摸着宣纸。
刘伯温微微颔首,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惊喜与赞赏的光芒,向前迈一步靠近宣纸,仔细端详后说道:“实乃我大明之幸事,此等好物,当大力推广。”他边说边不住地点头,笑容里满是欣慰。
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朕命朱棣、徐妙云及刘老先生负责推广宣纸制造技术,汤和、徐达、蓝玉负责维持秩序。专利部务必守护好大明的科研成果,不得有失!”
汤和、徐达、蓝玉齐声应道:“末将遵旨!”三人神情严肃,目光坚定。
专利部官员也赶忙跪地领命:“臣等定当不辱使命,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随后,在朱棣等人的引领下,群臣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新宣纸,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从此,大明在推广宣纸制造技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创新成果也为大明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宣纸的推广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首先,宣纸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由于宣纸具有优良的书写和绘画性能,文人墨客们能够更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多的人愿意投身于文学创作和艺术绘画之中,各类诗词、文章、画作大量涌现,丰富了大明的文化宝库。
在教育领域,优质且成本降低的宣纸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便捷和经济。更多的书籍得以印刷和传播,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塾,学生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取教材和学习资料,提高了整体国民的文化素养。
从经济角度来看,宣纸的推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宣纸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从而刺激了原材料的种植和采集业,以及造纸工匠的就业。与此相关的运输、销售等行业也随之繁荣,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增添了新的来源。
在外交方面,宣纸作为大明的特色产品,成为了对外交流的重要礼物和商品。它展示了大明的高超工艺和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