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对外开放(6/11)
继续说道:“妙云,你看得通透。且看那江南一带,因贸易兴盛,经济日益繁荣。若能大力发展航海,将我大明的丝绸、瓷器等精美之物远销海外,必能换回大量财富。再者,航海能拓展疆土,宣扬我大明之威德。让四方诸国皆知晓我大明之强盛,前来朝贡,尊我为宗主。”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殿下,妾身听闻海外亦有诸多先进技术和文化,通过航海交流,或可促进我朝之发展。”
朱棣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说道:“正是如此!若能与他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大明必将更加强盛。此外,航海还能增强海防,熟悉海情,训练出精锐的海军,保卫海疆,防范外敌入侵。”
徐妙云微微皱眉,担忧地说:“但殿下,航海之路困难重重,风险亦不可小觑。”
朱棣双手握拳,自信地说道:“妙云,风险固然存在,但只要我们精心筹划,任用贤能,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开辟出一条属于大明的辉煌航海之路,接下来我们与刘老先生、岳父大人、汤和大人及蓝玉将军负责改进航海造船技术,调整禁海政策,实施对外开放。”
徐妙云微笑着说道:“妾身相信殿下定能成就这番伟业,让大明因航海而更加昌盛。”
朱棣望着徐妙云,深情地说:“妙云,有你的支持,本王定当全力以赴,不负众望。”
在朱棣等人的决心下定之后,徐妙云充分发挥其聪慧与果断,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她精心安排人力物资,确保每一项需求都能得到及时满足。
刘伯温则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智慧,为航海造船技术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他日夜研究古籍经典,深入了解海洋气候、风向、水流等因素,结合当下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优化船体结构、改善船帆设计、提高船舶航行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徐达亲自督阵,严格把控每一个造船环节。他深知船只质量对于远航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对工匠们要求极高,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和偷工减料。在他的严格监督下,每一艘船都经过精心打造,造船工艺日益精湛,确保了船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汤和负责海防的巩固工作,他精心布置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