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凉爽一夏,冰运来了(1/9)
洪武年间,大明王朝的天空下,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大街小巷仿佛被置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闷热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朱棣穿着厚重的古装,额头上挂满汗珠,他一边擦着汗水,一边烦躁地抱怨道:“这古代也太热了,在现代哪受过这种罪!”
徐妙云看着朱棣,心中暗自发笑,她聪慧地眨眨眼,笑着对朱棣说:“棣哥莫急,咱们可以用硝石来制冰呀。”
朱棣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好奇地问道:“硝石?那是什么东西?怎么能用来制冰呢?”
徐妙云解释道:“硝石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可以溶于水并吸收大量热量,从而导致水温降低,形成冰块。我们只需要将硝石放入水中,就可以得到冰凉的井水啦。”
朱棣听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真的吗?那太好了!快让我试试!”
说干就干,他们立刻投身于寻找硝石的行动中。然而,在这个时代,硝石并非随处可见之物。他们不辞辛劳,四处打听,终于在一些隐秘的角落寻得了硝石。
当一切准备就绪,满怀期待地开始制冰时,困难却接踵而至。那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穿透窗户,照射在他们忙碌的身影上,使屋内的温度愈发升高。尽管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硝石,但要将硝石变成冰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次尝试,由于对硝石的用量把握不准,冰并没有如预期般制成。朱棣焦急地来回踱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他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因为如果无法解决制冰问题,他的计划可能会受到影响。
朱棣长叹一口气,说道:“这咋不行呢,妙云,难道咱们的想法有问题?”
徐妙云轻柔地安慰道:“棣哥,别着急,咱们再试一次。兴许是硝石放得不够呢。”
再次尝试,又因容器选择不当,冰水四溢,场面一片狼藉。屋外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嘲笑他们的失败。
朱棣望着这混乱的场景,无奈地摇摇头,叹气道:“这也太不容易了,妙云,要不咱就算了吧。”
徐妙云却目光坚定,鼓励着朱棣:“棣哥,咱们可不能这么轻易放弃。多总结总结经验,肯定能成功的。”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朱棣和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