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尝试写作 , 已过经年!(2/3)
伯母家,最近田里不忙,都是一些杂活,就在大伯家帮忙整理院子里的自留地,邵音音还是不喜欢待在邵家老宅,一般有时间了还是来邵大伯家的多些。可能是面子上转变不过来还是觉得自己尴尬吧。
时间如梭,转眼时间来到1974年春,邵婳来到这的两年之久了,邵婳已经20岁了,这两年中,三哥给邵婳找了两个工作机会,但是邵婳都放弃了,一个是在南城合作社,当的柜台的小职员,就是干一些杂活儿,工资待遇一般,一个月18块,15斤口粮,转正后,一个月21块,18斤口粮,一张工业券,还可以转户口。最后这个工作机会给了邵音音,邵二哥两口子特感激自家小姑子,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为这件事,邵音音回到南城,光明正大的离开上杨村,当时这件事可把上杨村轰动了,尤其是知青院,邵音音的学历也达到了,又是正式考试进去的。邵家人也不怕有人举报,孩子凭本事考上的,咱怕啥!
顾凌还找到邵音音想要要和她重新开始,把邵音音恶心的够呛,这一回没有邵音音的帮助,顾凌的日子过的很悲惨,一直回不了南城,就一直在上杨村当一个知青,再也没有以前的风光霁月。和一个农村汉子差不多,除了气质上比村子里人好一些。
另一个工作是南城的食品厂,在厂里当质检员,是邵三嫂给牵线找的,黄莹所在的棉纺厂和食品厂就隔一条南城东西路,两个厂子是面对面的。邵婳把这个工作让给了邵勋,这小子也快20了。当时这个工作还是很轻松的,邵家人是想着让邵婳去的,食品厂也干净,小姑娘们都喜欢点心,福利还好,工作也体面。一个月23块,18斤口粮,一张工业券,转正后‘一个月28块,2,3斤口粮,一张工业券,一张糖票,能转户口。邵勋说什么也不去,还是邵婳强制性把侄子带到食品厂办理的入职手续。
邵家人也就知道邵婳在给报社,杂志写稿子,写短文,还有长篇小说,每个月能拿个三四十块,有时候会更多。从两年前邵婳开始投稿,每个月都会有收入,刚开始几毛,慢慢的越来越多,直到现在稳定在三四十块。邵家老两口这下子放心了,这个工作时间自由,人也自由,钱还不少,偶尔还会夹带些粮票或其他的一些票据。
经过这两年灵泉水的调养,邵婳还时不时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