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任长篇(一)(2/4)
为其提供发挥的空间,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刘邦任用三杰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纷纷揭竿而起。刘邦出身草莽,却胸怀大志。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用人智慧。
张良,原本是贵族之后,家族世代在韩国为官。秦灭韩后,张良一心复国,曾策划过刺杀秦始皇的行动,虽未成功,但声名远扬。刘邦与张良相遇后,被其卓越的智谋所折服。在鸿门宴前夕,项羽拥兵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而刘邦仅有十万兵力,双方实力悬殊,刘邦集团岌岌可危。张良巧用离间计,通过项伯的关系,让项羽对谋士范增产生猜忌。鸿门宴上,张良又安排樊哙闯帐,打乱了项羽的部署,成功帮助刘邦虎口脱险。此后,在刘邦争夺天下的漫长征程中,张良为其制定战略规划,提出先入关中、约法三章等一系列高明策略,深得刘邦信任。
萧何,在沛县时就担任主吏掾,熟悉政务管理。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众人忙着抢夺金银财宝,萧何却独具慧眼,抢先收集秦朝的律令图书。这些资料让刘邦对天下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等情况了如指掌,为日后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楚汉战争期间,萧何留守关中,负责征发士卒、运送粮草,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支持。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稳定了后方秩序,让刘邦毫无后顾之忧。
韩信,早年家贫,常寄人篱下,曾忍受胯下之辱。他熟读兵书,渴望在战场上一展抱负。初投刘邦时,并未得到重用,于是打算离开。萧何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上演了“月下追韩信”的佳话。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筑坛拜将,将军事指挥大权交给韩信。韩信不负众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占领关中;在井陉之战中,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击败赵军;又在垓下之战中,指挥联军击败项羽,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齐桓公任用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陷入内乱,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君位展开激烈角逐。管仲作为公子纠的谋士,曾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差点致其丧命。公子小白即位后,也就是齐桓公,本欲杀管仲以报一箭之仇。然而,鲍叔牙深知管仲的才能,极力向齐桓公推荐。他对齐桓公说:“管仲的才能远超于我,若您只想治理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