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领悟(2/3)
善目地看着他,静静地听着。
“二是美色蒙心。自古道,色字头上一把刀,可谓是血淋淋的事实。若不是我被猪油蒙了心,贪恋女色。也不至于家中有贤妻,偏偏还钟爱去花柳巷找乐子。若不出入花柳巷,也就不会认识颜三弟,不认识颜三弟,贤妻舒琴、书童安华也不至于殒命,父亲也不至于被我气得一病不起,郁郁而终。若不是贪恋女色,也不至于逼得卖唱女子无路可走,不慎失足掉入秦淮河中溺水而亡。若不是因为贪图女色,时常在外贪欢,也不至于早早掏空了身体,早早命丧黄泉,丢下媛清和道生这一对孤儿寡母。”程余想尽量用些温和的字词,可一说起,想着前世的混账事,想温和也已无从温和起来。
“这一点,你说得对。你前世一切祸事的根源皆因你的‘色’而起。所以,要远离‘色’,洁身自好,才能更好地远离祸事。”老者语重心长地说。
“是的。若非‘色’字,就不会这般混蛋了。”程余生怕老者又会将话头抢过,说出一些令他为难,或者严厉批评的话,不等老者答话,接着说:“三是有眼无珠。虽说长着一双眼睛,却善恶不分、真假不分。若不是有眼无珠,早就该看出颜三弟与吴淳文的勾当来。若是早看出了他们的勾当,也不至于害得舒琴身败名裂。若不是有眼无珠,怎会把工于心计的颜三弟娶回家中,还误以为她的贤惠,为后面的不幸奠下了不可动摇的基础。若不是有眼无珠,怎会将吴淳文这种人当成了至交好友?才会被他狠狠地羞辱了。”
“人的心一旦被蒙住了,眼睛里看见的都将是假的。”老者说。
“你所说没错。当时我就是心被蒙住了。”程余又接着继续道:“中年醒悟。源于父亲突然的离世,还有父亲临终的遗言。老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父亲临终的话深深地刺痛并根植在心里。所以痛定思痛。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我若能早些醒悟,像在子文先生被气出病来时醒悟,又或者在父亲责骂中醒悟,所有的祸端都将消失。根本不会有什么死亡、背叛之类的事。所幸,终归还是醒悟了。醒悟虽说有些晚,总算也弥补了一些过失。”
“听你对前世的归总,大体是如此的。你若不是后来有过一番醒悟的行为,你就该当永世不得超生了。你之所以还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