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寻花(1/6)
子文先生的离世,彻底让压抑已久的陈友德无所束缚,对学业甚是敷衍。面对不再专攻学业的陈友德,其祖父和母亲的宠溺却一如既往,即使偶尔受到了其父陈源的责骂,祖父也会出面调息,劝慰陈源,说:“即使友德日后不能高中,以陈家的家业也能保他一生无忧。”还说什么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之类的话语,以此宽慰陈源。
陈友德与谢舒琴婚后三年,也就是宣德二年春二月,明宣宗朱瞻基即位第二年。已及冠的陈友德跟随友人去往京师北平游玩。朱元璋建国初期将大明首都定为应天府。后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将大明江山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来,永乐十九年,大明迁都,定都于北平。此后的应天府也就成了大明陪都。
起初,陈源并不同意陈友德远游,一是陈源希望陈友德还是当以学业为主,即便不愿以学业为重,也该当对家中的生意关心起来。二是婚后三年的陈友德还来不及为陈家留下血脉,妻儿娇嫩;三是陈老太公已过古稀之年,随时都有驾鹤归西的可能。
怎奈陈友德却对其父说出一通大道理来,说什么学子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什么大丈夫该畅行天下,广交天下学士。加上祖父的宠溺和偏袒,陈源也就只好任由陈友德游玩北平。
北平,作为一朝新建的首都,自当有着天子的雍容大气。北平城的恢宏大气,一下就吸引了陈友德的眼睛。尤其是北京胡同里形形色色的眠花宿柳之地,更是令他感到无比的诱惑。在游人的串鼓下他名为去北京游玩,访名山大川,实为沉迷花柳之巷,好不快活。若不是因为突然接到家中书信告知陈老太公西去,恐怕他得长眠于花柳巷中。
当年,空衍道长曾对陈源说道,对陈友德不可宠溺,宠溺必使此子罪恶滔天。陈源谨记道长嘱咐,幼年时也是严加管教。后有子文先生管束,又见陈友德早早考中秀才,也就对陈友德管教变得松弛起来。陈源放松管教也还罢了,怎奈祖父陈老太公和陈周氏早已忘了道长的忠言,一味宠溺与纵容。也恰因这些变化,才有了陈友德在友人的怂恿下出游北平,出入花柳巷。出入花柳巷也还算情有可原。毕竟在当时的时代,出入花柳巷是许多文人大夫、风流士子、富家子弟常有的事。坏就坏在,他出入花柳巷后居然爱上了一个青楼女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