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杨仪要裁军?曹魏爽了!(2/4)
“曹魏表面强盛,然内部早已顽疾沉疴。”
“反观我大汉,民心思治,文武齐心。只需卧薪尝胆,蓄势数年,待新政卓有成效,届时再与魏决战,胜负可知!”
“丞相英明!”
王嵩老将军握拳想了想,终于长叹一声,拱手拜道:
“末将…末将受教了!丞相高瞻远瞩,用意深远,老夫愚钝,一时未能参透,还望丞相恕罪。”
杨仪连忙上前扶起王嵩,朗声笑道:
“王将军不必自责。你等都是赤胆忠心,所虑者皆是国之安危,本相如何会怪罪?”
“朝廷正需将军这样忠直之人共襄盛举哩!”
他这番话,说得王嵩心中一暖,连声称谢。
至此,大殿上反对之声尽消。文武百官无不对杨仪佩服得五体投地:
丞相深谋远虑,胸有丘壑,一开始虽然举措骇人,但细细思量,每一步皆有章法,每一策尽为未来打算。
不知不觉中,众人对杨仪更添了几分敬畏与信任。
杨仪见众臣已无异议,朗声道:
“新政大略如此。日后实施中或有细节变通调整,各部各司务必协同配合,不得有误!”
众臣山呼:
“谨遵丞相令!”
杨仪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高声道:
“好!诸君齐心,本相何愁大事不成?”他衣袖一挥,“朝会到此为止,散朝!”群臣再拜,恭送丞相离殿。
就在蜀汉朝堂激荡巨变之际,远在北方的曹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
洛阳,魏国皇宫内殿。
魏帝曹叡一早便接到急报,闻知蜀汉发生异变,立刻召集群臣入殿商议。
此刻,大殿两侧站满了文武大臣,气氛略显紧张。
曹叡高踞御座,手中紧攥着一份密报竹简,神情阴晴不定。
殿下,权臣司马懿垂手而立,静静等待皇帝发话。
半晌,曹叡将竹简掷于案上,率先开口:
“诸位爱卿,蜀汉杨仪忽然返回成都,平定了一场宫廷政变。尔等以为此事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