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相较蜀汉万民,刘禅无足轻重!(1/4)
暗探见状,小心翼翼地道:
“丞相,如今杨仪已经控制了局面,刘禅被软禁在宫中了。”
“只是……属下离开时,刘禅尚且在宫内喘息,不知杨丞相如何发落。”
诸葛亮闻言眉头紧锁:
“是啊,刘禅这步该如何收场?”
他喃喃低语,目光中透出一丝担忧。
以诸葛亮对杨仪的了解,杨仪绝非心慈手软之辈。
刘禅此次公然谋反,自是断无生路。
但刘禅毕竟是先主嫡子、名义上的先帝,若杨仪处理不好,极易落人口实。
诸葛亮想起杨仪回朝镇压叛乱时的雷厉风行,又想到刘禅此子的愚蠢行径,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重,竟落到今日这般境地,他这个托孤之臣着实心寒!
马谡看出诸葛亮的忧虑,迟疑道:
“丞相,如今回天无术,杨仪多半……会杀了刘禅吧?”
诸葛亮沉默片刻,没有说话。
以大局而论,刘禅确实不能再留,但念在旧主骨血,诸葛亮心中终究有一丝不忍。
正当他踌躇之际,门外又一名暗探急匆匆跑了进来:
“丞相,大事不好!陛下……陛下他在寝宫悬梁自尽了!”
此言如惊雷乍响,堂中诸人无不骇然变色。
“什么?!”
诸葛亮身子猛然一震,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刘禅……死了?”
他怔立当场,半晌说不出话来。
马谡亦睁大双眼:“怎么会这样?刘禅那懦弱性子,怎会自行了断?!”
暗探喘息道:
“据宫中传出的消息说,刘禅殿下自知大错铸成,无颜见天下人,遂上吊自尽以谢罪。现在杨丞相已经入宫,为刘禅殿下筹备后事了。”
诸葛亮听罢,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刘禅是自尽,还是他杀?”
马谡冷笑一声:“明眼人都看得出,刘禅怎么可能自己上吊?这必然是杨仪派人所为!”
他毫不犹豫地断言道。
诸葛亮缓缓颔首。
以他对杨仪的了解,这正符合杨仪的行事风格:不留痕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