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老朱的苦恼(2/3)
。
但这种制度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征战,那些不善征战的人才因此被埋没。
再者军功爵制度下,当官的多为武将,他们对政务并不精通。”
“再后来,察举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汉世宗孝武皇帝时期出现的‘举孝廉制度’。”
“孝武皇帝在位之时人才井喷,后世有种说法‘当世大才,只是得到汉武帝接见的最基础条件’。”
闻言,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秦皇汉武不过暴君独夫罢了!”
朱厚熜瞄了朱元璋一眼心道:你的风评也好不到哪去,连画像都被满清黑成了鞋拔子脸。
表面上朱厚熜不置可否地说道:“秦朝律法严苛,而汉承秦制,加上汉武帝要北伐匈奴,军事开销巨大,称一句暴君独夫也说得过去。
除此之外,更令人诟病的是这两位都没能培养出一个符合他们心意的太子,这一点太祖爷就比他俩强得多了。”
听到朱厚熜夸自己在太子一事上的做法,朱元璋心里颇为满意。
小小的拍了老朱一个马屁之后,朱厚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军功爵制度和举孝廉制度在初期确实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但也都有巨大的弊端。
比如军功爵制度在大秦一统六国无仗可打的情况下,间接的堵死了下层上升的渠道,也导致了秦朝的崩溃。
若是秦皇能够多活二十年,用新的制度去代替军功爵制度,或许秦朝不会二世而亡。
而举孝廉制度发展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更是造成了世家门阀对仕途的垄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魏晋南北朝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朱厚熜冷笑了一声说道:“到了隋朝,隋帝杨广通过各种方法打压世家门阀。科举就是其中一种手段,当然打压世家门阀也是有代价的。
大隋也因此二世而亡,隋炀帝自己落得一个‘炀’的谥号”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朱厚熜冷冷地说道
就在朱元璋皱着眉头思索着朱厚熜说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之时。
朱厚熜用冷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