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祁家村脱贫四件套:板栗、经济作物、桥梁和独轮车!(1/4)
高育良用红铅笔在平山县地图上祁家村的位置画了个圈。
“这两年在国防大学深造,地图会看吧?”
“交通不便,这是是死结!”
“但——未必不能破局。”
“据老师所知,今年前半年,京城刚出台了《扶贫攻坚计划》里提到,贫困村集体可申请以工代赈项目。”
说着,高育良将手中的红铅笔,点向祁同伟之前所说的桥梁冲垮的位置。
“根据你的描述,这里架钢索桥,只需要三吨建材。”
“我记得,汉东省军区,和你们东南军区也有小部分帮扶地方脱贫的小指标…”
“如果…老师是说如果,如果老师给我的小叔,你的世巍师爷打个电话。”
“省军区或东南军区能够协调部分省内退役舟桥部队的老兵的话…”
祁同伟瞬间眼前发亮。
“那可是太好了,如果那样的话…可是…可桥修好了运什么?”
“总不能指望光靠板栗就能撑起村里的经济呀!”
高育良闻言一笑道:“同伟,你看,又急!”
“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头,后续就能逐渐顺序推进。”
“抄作业不会吗?”
“你看看周围省份的做法,把零散农户组织成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注册商标、对接外贸公司。”
“你们祁家村的海拔、土壤酸碱度,完全适合种植高附加值的药用真菌,还有你之前说的烟叶。”
“就比如…高育良绞尽脑汁仔细想了想。”
“统子哥,好久没露脸了,出来秀一波!”
【叮!友情提示:汉东省农科院培育的椴木灵芝菌种,三个月生长期,晒干后每公斤出口价68美元,最适合当下情况。】
“哦,对,椴木灵芝菌!”
“你完了去了解一下这个品种,需要老师帮忙的话,我给农科院的同仁们打个电话,毕竟之前大家都是搞学术的,交情还在。”
祁同伟有些皱眉道:“老师,我自然是信的过您的,可是…乡亲们怕风险,当年种那些经济作物,被奸商坑过…”
高育良微笑道:“自古以来,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