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东留夷州(2/5)
讲述历史,是属于文学创作。
写到这里,不禁想以一词概述孙氏的兴亡。但久思不成一句,只得篡改古人的诗句来描述,难免会贻笑大方,词曰:
秣陵双方近百万,汉兵欢忻吴人怨。大风吹杉水不流,蜀兵欢悦吴兵愁。兵家胜负无一规,兵戈交绕何时毕?又有天吏仗明威,关张欢悦伯言灰!仲谋生时应无疚,联魏袭蜀遭阳九。连丢吴山上百州,山河归蜀正气丢。身为大臣应赴死,可尔愿作蜀人子!丢了庐陵与豫章,连失秣陵泪含光。祖孙三代承君位,黄泉见坚可有愧!二载抗蜀劳且苦,胸思金陵不可睹!
非无虓虎士如林,天似厌吴被蜀擒。楼船精骑下天角,蜀吴相斗分强弱,古来何代无战争,胜者高歌弱者哼。巡逻将校复日往,四五百天忧心忙。吴兵一心守疆土,蜀人雄略霸乾坤。攻杀战守天雨恶,烟火箭矢如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血涂殷地江水浑!昨日吴兵拒城岸,今日却听蜀汉鼾。自此吴疆属蜀土,吴主夷州把身留!
吴灭之后,刘备与关公、张飞庞统驻屯在秣陵,这时谯周,秦宓,以及吴国降臣张悌等人认为秣陵有皇气出现,钟山龙蟠,石头虎距,实乃帝王之所也。于是他们联合诸葛亮上表,请后主禅迁都秣陵。
建兴五年初,左丞相诸葛亮,右丞相庞统、尚书令李严、太尉贾诩、中书令陈群,司徒徐庶,凉州牧马超,车骑将军吴懿,廷尉刘琰,长史杨仪,镇北大将军魏延,巴郡太守严颜,征东将军黄忠,太史令谯周,国子监学士秦宓,长兴侯张合,平南侯徐晃,太医院专使张仲景等一百多人联合上表,请后主禅迁都秣陵。于是后主禅应众臣之请,于建兴五年三月正式迁都秣陵,定为蜀汉的国都。
并将秣陵正式改名南京。下文就不再提秣陵了,正式以南京岀现于书中。后主迁都之后改封刘理为蜀王,依旧坐守成都,并将成都命名为陪都。他照例大赦天下,封赏一切从龙之臣,并且调拔民兵人等大规模兴建南京。
并诏令马超回守凉州,魏延去镇守雍州及陇西诸郡,并令国舅吴懿镇守汉中。当然汉中的民政由张鲁管理。吴懿执掌军政。
并下旨全国各地减免两年的赋税,还奖励农耕,发展商贸,把苏绣、湘绣和蜀绣分陆两路销往南洋各地和西域各国,再销往西方国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