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山茱萸肝肾之宝(4/7)
可配伍山茱萸使用。具有温肾祛寒,缩尿止遗的功效,主治膀胱虚寒症,症见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等。山茱萸与方中药物配伍,能温补肾阳,固摄下元,增强缩尿止遗的效果。
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固冲摄血的功效,用于脾气虚弱,冲脉不固之血崩、月经过多等症。山茱萸在方中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对于固摄冲脉、止血有重要作用。
无比山药丸(《备急千金要方》):由山药、肉苁蓉、熟地黄、山茱萸、茯神、菟丝子、五味子、赤石脂、巴戟天、泽泻、杜仲、牛膝组成。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用于脾肾两虚,食少肌瘦,腰膝酸软,目眩耳鸣等症。山茱萸在方中与其他药物协同作用,共同发挥健脾补肾的功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由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组成,可加山茱萸辅助治疗。具有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的功效,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山茱萸加入方中,有助于调节肾的阴阳平衡,增强药物的疗效。
地黄饮子(《圣济总录》):由熟干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组成。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的功效,用于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症,症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等。山茱萸在方中补益肝肾,与其他药物配伍,共奏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
六、使用方法、治疗及疗程
山茱萸泡茶:取山茱萸5 - 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日常调理,一般可长期饮用,但建议每连续饮用2 - 3周后,停饮3 - 5天,以观察身体反应。
山茱萸煮粥:将山茱萸10 - 15克,与大米50 - 100克一起煮粥。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止遗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遗精、尿频等症。可作为早餐或晚餐食用,每周食用3 - 5次,4 - 6周为一个疗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