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蓟治高血压等十例用法(3/6)
使用大蓟时,应注
意其性寒凉,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且如需大量或长期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良反应。
大蓟:传统草药的深度解析
大蓟,作为一种在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药用植物,其形态特征独特,功效作用广泛,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也有诸多讲究。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揭示这一传统草药的奥秘。
一、形态与特征
大蓟为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 30 - 100 厘米左右。其根茎呈长块状,肉质,表皮为褐色,具多数须根。茎直立,上部有分枝,表面具纵棱,被蛛丝状毛。
叶片形状多样,基生叶较大,具柄,叶片通常为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两面被毛;茎生叶互生,较小,无柄,基部抱茎,叶片羽状浅裂或半裂,裂片边缘同样具刺。
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呈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钟状,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较短,内层苞片较长,先端具刺尖;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花冠裂片 5 枚,先端尖。瘦果长椭圆形,稍扁,表面具纵纹,顶端截形,具白色冠毛,呈羽毛状,易脱落。
二、功效与作用
1 凉血止血:大蓟性凉,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症。其凉血止血作用较强,对于血热出血且出血量较大者,尤为适宜。
2 散瘀解毒消痈:大蓟不仅能止血,还能消散瘀血,且具有解毒消痈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痈肿,如痈疖疮疡、肺痈、肠痈等。其能促使痈肿消散,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对于病情较重者,可与其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三、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用法
1 内服:大蓟可煎汤服用,一般用量为 9 - 15 克,鲜品可用 30 - 60 克。也可入丸、散剂。在一些复方中,常根据病情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治疗咯血、吐血,可与小蓟、侧柏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