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菊花清肝名目解毒(5/8)
通过合理配伍,发挥各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祛邪扶正、恢复人体健康的目的。
2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 组成:羚角片、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 主治病症:肝热生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 用途详情:方中菊花清肝明目,助羚羊角、钩藤凉肝息风,与其他清热滋阴、化痰通络之品配伍,共奏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效,适用于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症。对于因高热引起的惊厥、抽搐,如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脑病等出现的肝风内动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迅速降低体温,缓解抽搐,减轻神经系统症状,保护大脑功能,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急重症方面的独特理论和方法,通过清肝泻火、息风止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肝热生风证提供了有效的方剂借鉴和治疗思路。
3 杞菊地黄丸(《医剂》)
- 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 主治病症: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 用途详情:方中菊花清肝明目,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与其他滋阴补肾之品配伍,既能滋肾养肝,又能清泄虚火,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眼部疾病,如老花眼、干眼症、慢性青光眼等,以及头晕耳鸣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和改善作用。通过补益肝肾之阴,使眼睛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滋润,从而缓解眼部不适,提高视力,改善头晕等全身性症状,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慢性虚损性疾病和眼科疾病方面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以滋补肝肾为主,兼顾清肝明目,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肝肾阴虚引起的各种问题,为中老年人群和长期用眼人群的健康保健提供了有效的药物选择,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
4 菊花决明散(《原机启微》)
- 组成:草决明、石决明、木贼、防风、羌活、蔓荆子、甘菊花、甘草、川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