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政府介入的挑战(2/4)
影响到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地位,尤其是那些依靠政府支持、或者在某些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势力。慕容集团的成功,正威胁着他们的利益。面对这一局面,她必须找到突破口,利用法律和商业的手段进行反击。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慕容晓晓语气冷静,但语气中的决心却异常强烈,“我们要迅速调动一切力量,影响这个政策的出台。”
她决定启动公司内外的所有资源,采取全方位的策略应对政府的政策压力。在短时间内,慕容集团的公关团队、法律顾问以及政府关系部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
首先,慕容晓晓决定采取“舆论战”策略。她指示公关团队,通过媒体发布一系列关于慕容集团如何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如何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报道。同时,她还安排了高层管理团队,参与到与政府部门的多次对话和磋商中,力图说服政府放宽反垄断政策,或者在实施时给予适当的过渡期和宽松条件。
然而,这场博弈并不像慕容晓晓预期的那样顺利。虽然她的团队在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府的反应依然强硬。在一场由多个部门联合召开的听证会上,政府相关官员明确表示:“如果跨国企业继续在市场上垄断资源,阻碍国内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强制措施。”
“这就是政府的底线。”慕容晓晓心中暗自叹息。她明白,光靠公关和舆论已经无法彻底改变局势。接下来,她必须开始策划更加深远的应对措施。
联合力量的博弈
在得知政府态度坚决后,慕容晓晓决定改变策略,开始寻求更多的外部支持。
“如果我们能够联合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商业联盟,或者在某些国家的利益相关方,或许我们能更有力地推动政策的改变。”慕容晓晓向她的核心团队提出了这个思路。
她首先联系了几家国际商会和商业联盟,尤其是一些在亚洲和欧洲有较强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通过这些联盟,慕容晓晓希望能够联手发起对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反击。
同时,慕容晓晓还秘密接触了一些高层政界人士,希望通过影响政府的决策者,来改变政策走向。毕竟,在商业竞争背后,往往伴随着无数的政治交易和利益交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