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学术论辩(2/3)
“道家之‘无为而治’,并非全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之道,不过多干预。然在某些紧急关头,积极有为亦是必要。”林羽说道。
一位年轻的学子对林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先生,若时而无为,时而有为,如何把握其中之度?”
林羽微笑着回答:“此度之把握,需凭借个人之智慧和经验,亦需对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非一言可蔽之。”
苏妙龄则在论辩中展现出了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她巧妙地将不同的学说相互联系,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墨家之‘兼爱非攻’,与儒家之‘仁’,虽表述不同,但其核心皆为关爱他人、追求和平。我们应汲取各家之长,为当今之社会所用。”苏妙龄说道。
论辩持续了数个时辰,大家依旧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站了起来,他对大家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今日之论辩,精彩纷呈,各位皆展现出了深厚的学养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林羽和苏妙龄两位的观点,独具慧眼,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方向。”老学者说道。
最终,论辩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但大家并未就此散去,而是成群地继续交流着,意犹未尽。
林羽和苏妙龄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夫君,今日之论辩,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苏妙龄说道。
林羽点头道:“是啊,与各位学者的交流,让我对诸多学说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而,他们的观点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嫉妒。
在论辩结束后的几天里,一些流言蜚语开始在书院中传播。有人说林羽和苏妙龄的观点过于标新立异,违背了传统;有人则指责他们只是为了出风头,并非真正的学者。
林羽和苏妙龄听到这些传言后,并未生气或辩解。他们深知,学术之路充满了争议和误解,只要自己坚守真理,问心无愧即可。
“妙龄,不必在意那些闲言碎语,时间会证明我们的观点的价值。”林羽安慰道。
苏妙龄坚定地说:“夫君所言极是,我们只需继续努力钻研学问,以实际行动回应那些质疑。”
为了进一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