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风云乱世:海防与多方博弈(1/7)
在辽阔无垠的海域之上,一艘艘大明共和国的军舰劈波斩浪,舰首高高扬起的大明共和国旗帜猎猎作响。然而,在这旗帜的荣耀背后,大明共和国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危机。东南沿海的海防形势如同一团厚重的乌云,令人窒息,大明共和国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与军事力量倾注于此,以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与此同时,山海关附近的防御也在不断加强,每一名士兵都全神贯注,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入侵。
由于海防危机的紧迫,原本计划推进的解放东北行动被迫搁置。满清,这个长期以来将大明共和国视作死敌的势力,即便察觉到了大明共和国战略重心的转移,也丝毫不敢松懈。在先前与大明共和国的多次交锋中,满清连遭败绩,陷入了困境。大片国土被大明共和国收复,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更为严重的是,曾经让满清引以为傲的八旗铁骑遭受重创,兵力折损严重,如今的满清军队已威风不再,整个清廷都被压抑的氛围所笼罩。
满清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多尔衮坐在主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焦虑与无奈。他扫视着下方神色凝重的朝臣,心中明白,满清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若想摆脱覆灭的命运,必须迅速扩充兵力,获取先进武器,提升自身实力,才有与大明共和国抗衡的可能。
在与大明共和国的战斗失利后,退至关外和盛京附近的部队原本还有五万人马。然而,战争的残酷超乎想象,战争的消耗、人员的逃亡以及伤病减员等因素,使得这五万人的队伍实力大打折扣,实际能够投入战斗的士兵寥寥无几。即便如此,这剩下的兵力仍是满清当前唯一的军事倚仗,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经过与朝臣们的激烈商讨,多尔衮最终狠下心来,颁布了强制征兵令。这道命令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满清境内激起了轩然大波。“凡我八旗子民,无论贵贱,14至65岁男子,皆有保家卫国之责,速速参军,共抗外敌!”多尔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随着快马迅速传遍满清各地。
强制征兵令下达后,在多尔衮和清廷的全力推动下,大量人员应征入伍,满清境内随处可见新兵集结的场景。然而,这些新兵大多是普通百姓,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对战争的残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