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兵团的崛起之路(1/4)
战后的控制区,就像经历了一场残酷洗礼后,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断壁残垣在斜阳的余晖中孤独伫立,似乎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惨烈。脚下的土地,满是焦黑的痕迹,曾经的繁华与生机荡然无存,映入眼帘的唯有一片死寂的废墟。望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我心中五味杂陈,深知重建工作迫在眉睫,且必须高效推进,刻不容缓。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在当地征召人员,组建一支生产建设兵团,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而李强在战斗中的英勇牺牲,至今仍让我深感悲痛。他的身影时常在我脑海浮现,激励着我继续前行。鉴于他的奉献与牺牲,我将目光投向了同样经验丰富、责任心极强的张勇,任命他担任生产建设兵团的总负责人。当我把这个重任托付给他时,张勇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请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带领大家重建家园!”那坚定的语气,让我坚信他能挑起这副重担。
张勇接到任命后,没有丝毫懈怠,迅速行动起来。他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身影频繁穿梭于南昌及周边地区。每到一处,他便积极向百姓宣传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重大意义。他站在人群中间,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染力:“乡亲们呐,咱们的家乡遭了难,可这是咱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的根!咱们得一起努力,重建家园,让日子重新好起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他的话语,好似一把火,点燃了百姓心中的希望。大家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自己的决心。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颤抖着声音说道:“俺们都听你的,只要能让家乡变好,让俺干啥都行!”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现场气氛热烈而激昂。
很快,首批从南昌及周边地区征召的1000名人员集结完毕,其中大部分是朴实勤劳的农民和生活贫困的群众。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是在战斗中表现英勇、积极参与起义的百姓。他们怀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憧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重建家园的伟大事业中。当他们穿上统一的工装,手持工具,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为了家乡,为了家人,我们一定能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握紧拳头,大声喊道。
征召人员迅速被分成多个小组,马不停蹄地投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