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筑牢根基,保障后勤(2/4)
,为“民义军”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当时,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产子弹的机床。可制造机床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材料收集阶段,困难重重。我派出了多支小队,深入周边的废墟、废弃铁匠铺和作坊,四处探寻可用的金属材料。那时候,大家心里都揣着希望,也带着担忧,每到一处,都像是在寻找宝藏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幸运的是,在一片废弃的作坊里,我们找到了一些钢梁和齿轮,这些可都是制造机床的宝贵材料啊!大家兴奋得欢呼雀跃,感觉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同时,我们发动铁匠们将百姓家中废弃的农具以及战场上缴获的旧兵器熔化,从中获取铁水。经过多次冶炼与提纯,去除杂质,才得到符合要求的金属材料。
设计方案阶段同样挑战重重。我凭借着脑海中的记忆,一笔一划地绘制出简易的机床草图,详细标注出各个部件的尺寸、结构以及连接方式。看着画好的草图,我满心期待,可实际打造过程中,各种问题却接踵而至。就拿传动装置的精准度来说,我们尝试了多种齿轮组合与链条传动方式,不断调整参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那时候,大家围在工作台前,眼睛紧紧盯着那些零件,每一次试验失败,大家的心里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但我们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最终找到了合适的方案,实现了稳定的动力传输。那一刻,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几个月的辛苦与疲惫都烟消云散。
经过长达数月的不懈努力,第一台简易机床终于诞生了。虽然它看起来外观粗糙,与现代机床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它却具备了基本的加工能力,为我们的子弹生产奠定了基础。看着这台凝聚着大家心血的机床,我心里五味杂陈,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深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我们不断对其进行改良,增加各种功能,逐步搭建起了一条简易却有效的子弹生产线 。
子弹的生产过程极为复杂,需要高度的严谨性。每一颗子弹由弹头、弹壳、装药和底火四个关键部分组成。
最初,弹头外壳我们采用的是黄铜材质,因为黄铜硬度适中,在子弹发射过程中不易损伤枪管,而且其良好的延展性也使得加工过程相对容易。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