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的篇章 纯手工制作转向半机械化制造(2/6)
的美味果实,纷纷呈上。
这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自然免不了一众学子的登场解说。
朱佑樘一一询问家世,赐举人,赏金银,勉励一众学子再接再厉,继续为大明盛世添砖加瓦。
甚至,其中数人,被当作典范,御赐墨宝,以示嘉许。
眼见敲打文官,以及奖励学子都差不多了。
此时,朱佑樘提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小麦增产事宜,你们琢磨得如何了?”
重点,来了!
一众兴致缺缺的文官,终于来了精神。
有人整肃衣着,正襟危坐,凝神静听;
有人眼神微眯,身体不自觉的前倾,进入快速记忆模式……
这些人能经过科举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是出类拔萃的。
他们都明白一点:偷师,可不是偷几个甜得像蜜一样的枣,也不是偷晶莹剔透的梨,更加不是爽口的番木瓜!
花生也好,辣椒也罢,都是开胃菜,小麦才是真正的压轴菜!
这些都只有在吃饱了饭,才会去考虑的事情。
当权者,想的是天下,是万民!
天下无饥饿之民,天下百姓丰衣足食,国泰民安,太平盛世,首先要吃饱!
吃饱,才是当权者谋之,肉食者谋之!
无论大明农业大学准备了多么丰富的午膳,或者展示了多么甜美的水果,都不是重点,都是没有意义的。
最终都要回到原点:五谷!
南稻北麦,这是万民之生计!
京城,地处北方,自然是以小麦为主。
儒家这群文官虽然腐朽,虽然不懂农业科技。
但是,让老百姓吃饱饭,这个核心,肯定是懂的!
否则,大明将进入末世!
那么要吃饱,就要增加粮食收入。
而能让粮食增产,除了化肥,还有什么呢?
这个问题,无疑成为所有人关注的唯一焦点。
宋景赶紧从怀里摸出一本秘籍,恭恭敬敬的递给萧敬,然后回答道:“启禀陛下,经过数载育种,以及对不同地方土地的实验。
而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