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关于鲜卑的一些个人看法(2/5)
《后汉书·鲜卑传》:其后都护偏何等诣祭彤求自效功,因令击北匈奴左伊育訾部,斩首二千馀级。其后偏何连岁出兵击北虏,还辄持首级诣辽东受赏赐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诣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明章二世,保塞无常。
从这段可以看出,汉初时期,鲜卑实际上属于是帮汉朝打工,替汉朝削弱北匈奴的军事实力。
按斩杀的人头数,和汉朝边郡换赏钱。
文中关于斩鲜卑的人头获得赏赐这一说,在这里基本上也可以得到解释,加上居延汉简中出现的斩捕匈奴、叛羌购赏,基本上没啥诟病。
至于具体细节,我在那段下面的评论中有解释,这里不过多赘述。
而青徐二州给鲜卑岁币也是在扶持鲜卑的发展,不过二亿七千万钱确实不算少数了。
但和对西羌作战时,动辄几十上百亿钱一比,换得北境平安,确实也算划算。
《资治通鉴卷五十六·汉纪四十八灵帝建宁元年》:颖(段颖)上言:臣若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两,三冬二夏,足以破定,无虑用费为钱五十四亿伏计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馀亿。耗费若此,犹不诛尽
这是段颖在汉灵帝即位之初和汉灵帝的对话,从文中就可看出,对羌作战,兵起连年,烽烟不息,疲兵劳师,耗费巨亿。
而两亿七千万确实也算得上划算。
但这岁币直到章帝去世之后,再无记载有明确的供给过了。
不过也是因为窦宪北伐后,匈奴远遁,这会儿已经不需要扶持鲜卑来制衡匈奴了。
而对羌作战却是在其之后发生的,文中只是用于对比,以防部分读者不理解。
但匈奴走了,草原空了,自然就有了真空期。
《后汉书·鲜卑传》: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鲜卑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
关于落的这个概念,有说一落五口的,也有说十余口的,但其和一户一般,属于是一个小家庭生产集体。
可能由一家,甚至几家组成一落,来共同生活放牧、组织耕种。
是的,你没听错,草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