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楚凡:怎么那个世界都会有腐儒的存在啊(2/3)
,成为了他在外人面前可以炫耀的资本。他坚信凭借自己在儒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及对国家事务的独到见解,他定能为陛下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孔文哲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对待俘虏,我们应当以仁义为先。虽然他们犯下了罪行,但若我们以暴制暴,岂不是与他们无异?我们应当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以德服人这样不仅能够彰显我们国家的文明与进步,还能在各国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孔文哲的话直接把武将们都惹怒了,他们认为自家辛辛苦苦的保家卫国,牺牲了如此多的士兵,竟然还要对这些俘虏以礼相待?这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的啊。
他们认为对待敌人就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有这样才能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才能让敌人不敢再犯。
楚凡听后眉头微微一皱,但想到对方是儒家之人就很快又舒展开来,他示意孔文哲继续说下去。他想听听孔文哲接下来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还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孔文哲见状,便更加自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陛下,仁政之道不仅在于对内的治理,更在于对外的宽容。我们应当让这些俘虏感受到魏国的仁慈,这样他们回国后,才能成为魏国的良善之使传播我国的仁政。”
他继续说道,“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德服人,从而在无形中扩大我国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认识到魏国的宽容与伟大。”
这一句话不仅让朝堂当中的将军发怒了,就连皇家政务处的九个王爷都生气了。他们纷纷站出来反驳孔文哲的观点,认为魏国一直以来没有主动入侵其他国家就是对这些国家最大的仁义了。
一位将军愤怒地说道:“我们魏国的军队是天下无敌的,我们靠的是实力和勇气,而不是所谓的仁义来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
另一位将军也附和道:“孔文哲,你这是在误导陛下,仁政固然重要但在乱世之中,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仁政不过是空中楼阁,随时可能被摧毁。”
匈奴曾一度逼近开封城,若非穆云峰成功收复失地,开封城或许至今仍在进行着激烈的保卫战。
而就算是这样竟然还有人要给予那些侵略我们国家的俘虏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