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1/2)
“是啊,”刘倩走到地图旁,纤细的手指沿着山路划过,“这条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运输车辆经常抛锚,耽误生产不说,还增加了安全隐患。”
“我今天又去找交通局的李局长了,还是那句话,没钱。”张诚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狠狠吸了口烟。
“县里现在把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到新城区建设上了,”刘倩叹了口气,“咱们这两个项目虽然前景好,但短期内难以见到收益,想让他们拨款修路,难啊。”
张诚走到窗边,眉头紧锁:“可路不修,项目就发展不起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总得想个办法,”刘倩走到他身旁,“要不,我们再去找沈县长说说?”
“沈县长也难啊,”张诚摇摇头,“新城区建设是县里的重点工程,她身上的压力比我们更大。现在再去跟她提修路的事,恐怕……”
他没再说下去,但刘倩明白他的意思。沈青芳已经为这两个项目争取了不少政策和资金支持,再去要求修路,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刘倩喃喃自语。
一阵沉默后,张诚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我们可以试试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刘倩有些疑惑,“怎么操作?”
“我们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承诺以项目未来的收益作为回报。”张诚解释道,“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能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建设。”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刘倩沉吟片刻,“但风险也不小。万一项目进展不顺利,无法按时兑现承诺,就会引起纠纷。”
“风险是肯定有的,”张诚承认,“但我们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我们可以将募集到的资金专门用于修路,并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资金专款专用。”
“还可以邀请一些有信誉的企业家参与投资,共同承担风险。”刘倩补充道。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这个方案。夜越来越深,办公室里的烟雾也越来越浓,但两人的思路却越来越清晰。
第二天一早,张诚和刘倩就将这个方案提交给了沈青芳。
“民间融资修路?”沈青芳看着方案,眉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