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收到订单(1/3)
在巨额利润的冲击下,李九章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官员向官商结合体转变,已经开始学会用商业眼光看待问题。
他也同意沈云峰的建议,但是”兴城号“作为新的商号,人才和网络的底蕴几乎近无,再有新的发展,无法支撑。
沈云峰则是建议李九章要学会借势和合作,与其苦心培养不知道哪一年才成熟的商业网络,不如借用人家现有的商业网络。
同时,沈云峰毫不留情的指出,“兴城号”如果还想再做大,凭借李九章一个知县的身份是无法提供支撑的,当今唯一之计,就是拉有背景的入伙共同做大。
沈云峰的建议都点到了李九章的要害,李九章一方面放弃不了防城县知县的这个官职,一方面即使升迁之后,也做不到知州,只能做个八品的官员。
那么并不能给“兴城号”多大支撑,那么,唯有霸住防城知县这个官职,然后再寻个大腿抱住。
几次的商议,“兴城号”北上发展的基调就定下来了,但合作伙伴一定要找有背景的合作伙伴。
沈云峰是不会烦这个事情的,他根本暂时不会走出防城县,也无意建立“丰南号”自己的商业网络,根本没有这个人力资源,不如让出巨额利润去让别人去干。
这一点,从后世来的他是懂得取舍的。
只要具有独有性的产品攥在自己手中,他不怕没有商业网络,就像后世的茅台酒一样,一直都是厂家指挥销售商。
不过,他需要“兴城号”给他带来资金,随着“丰南号”的日益增长,就需要人力,人力就需要资金,没有大量的资金是支撑不了长远的发展。
另外,几人还商量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为周玉岫谋取防城县县丞之位,防止李九章突然升迁或者调动,没有一个人坐镇防城县为瑶寨生产保驾护航是不行的。
这件事情自然落在李九章身上,从九品到正八品,要摆在以前,李九章自然无计可施,但是现在手中有了银两,在现时的官场,就有了可能。
来来去去防城县城,沈云峰总要去李琳玫的“实验室”去看看。
然后装作一些异想天开或者道听途说,或者假借死去的那个流浪人教授的理由,把一些自己煞费苦心从现代中学化学课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