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改造柏家村(2/6)
。
家族式的管理在特殊环境的压迫下,家族的权威愈盛,即使条件极其困苦,柏有志的管理依然有效。
即使是在肉食的诱惑下,无论老幼妇孺都待令而动。
衣着褴褛,但礼节依然不缺。
沈云峰看着既感觉到与柏家村的联合肯定有好处,但也有显而易见的隐患,那就是如何破除家族的威信,为我所用。
村里像样的桌子没有几张,作为客人,物流园来人都被恭请到上桌就坐。其他村里人要么就着竹床吃饭,要么就是席地而坐围在一起。
沈云峰和管老师被安排坐在首席,当柏有志知道管老师已经六十有一,而看上去也不比柏有志苍苍老,柏有志大为惊喜。
他这才感觉到沈云峰说的让自己活到七十岁的说法不虚。
在清朝,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有限,五十几岁就走了很正常,能活到六十岁那就是高寿,至于七十那就是十分稀少。
像柏家村这样高山上湿气大的地方,寿命更是比平原地带要短。
柏有志为什么特别重视自己的嫡孙也是因为自己年龄的缘故,他儿子老实敦厚,并不适合做家族的族长。
他的希望就寄托在有些灵气的孙子身上,但他要等孙子长大接班,他自己就必须坚持活更久。
肉被柏家村妇人烧的乏善可陈,没有什么调料,就是水煮白肉,沈云峰他们觉得难以下口。
柏家村里也把过年才舍得喝的一点酒拿出来,也是一股红薯味道,淡的怕人。
就这样,对柏家村里的人来说,确是少有丰盛的一餐。
半片整猪有一百多斤,村里留了一点,每个人也几乎摊上小半斤肉食。
要知道过年也不过吃上几块肉的他们,今天比过年还丰盛,还可以吃饱饭。平时都是搭配红薯、野菜才勉强一天吃一餐干饭的他们,今天晚上都放开肚子吃。
这种盛宴,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午枪毙土匪的那一瞬间的震慑,同时给柏家年轻人带来的压抑和仇视。
沈云峰他们大部分本身就来自乡村,即使上了学之后,因为是大专生也是在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中谋生。
他们并不会产生对乡村人的鄙视,在这种环境中反而很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