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悔没学好历史和化学(4/5)
垭口。
此地的位置属于钦州府,具体属于钦州下面的防城县,但因为十万大山北坡缓南坡陡,防城县到这里来要绕道垭口,再钻林爬坡,基本没有人来这里。
就这一块,北坡是高山,上思府的山民也不愿翻山来这边,所以极为偏僻。如果要下山,要朝着西边走,走到垭口再下山,既可以到南边下面的集市,也可以到北边去。
但没有路引,到北边不宜进大的集镇。小的集市无论是防城还是上思,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互通有无,也有讨生活走私的人,把南边的海盐弄到北边去,北边的粮食或者铁器这些不好弄的东西换回来,所以,有的时候,在山路上就成交了。
山上有不少的土匪,都靠着垭口过日子,劫道。他们不敢侵扰瑶寨和壮寨,只敢偷他们一些地里的粮食,平时没得吃的时候,也四处打猎。
土匪他们一般也不伤人绑票,偶尔去集市偷点抢点,所以县府也没认真剿过,毕竟县府的人大多防着海盗。
柏家村每天看守村子门也是防止这些土匪来侵扰,真要是来个十个八个的土匪,他们也不惧怕,毕竟一百来人的大村子在山上也算有点实力的了,也可以和那些瑶寨、壮寨相安。
柏家村基本靠自给自足,但打到好猎物也送下山去换生活用品。
临近中午了,老人热情的邀请三人吃饭,沈云彤再三摇头。沈云峰看沈云彤如此执着,便婉谢了,临走前,他按照管老师的吩咐,找老人要点稻种。
老人欣然答应,叫人取来一些稻种,用个布袋装着,大约十斤的样子。老人有些自豪的说:“我家的稻种是从老家带出来的,一亩地能收将近三石稻谷,在这山上种,要少一些,一般也能收到2石稻多些。
看着老人自豪的神色,沈云峰眨巴眨巴眼睛,一亩地三石(担)稻就这么值得炫耀啊,换算到现在也就三百斤稻谷,要知道,沈云峰自己老家村里随便哪家,就是游手好闲的人家一亩地随便种种也能收七八百斤的稻。
沈云峰没有接话,这毕竟是古代,杂交稻是肯定没有的,算了,有点稻种总比没有好,管老师的意思也是弄点稻种回去种种看,以后看看能不能杂交。
背着十斤稻种,三个人在柏家村的人目送下蹚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