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农业革新之路,丰饶希望曙光(11/25)
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确保水土不再流失。”
说到北方蝗灾,纳兰暖玉柳眉轻扬,眼中透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北方蝗灾,我们可以考虑让当地农民饲养一些吃蝗虫却不伤害庄稼的鸟类来驱虫。首推粉红椋鸟,这种鸟主要以蝗虫等昆虫为食,尤其是喜欢在地面觅食。它们可是着名的蝗虫捕食者,每只成鸟每天能够进食大量的蝗虫,对于抑制蝗虫灾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一下,成千上万只粉红椋鸟在田间穿梭,蝗虫将无处遁形,这对控制蝗灾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还有喜鹊,虽然喜鹊也会捕食蝗虫,但它们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不仅仅限于蝗虫,也会吃其他昆虫和植物物质。所以,喜鹊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部分蝗虫数量,但并非专门针对蝗虫的捕食者。不过,即便如此,若能适当引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蝗灾治理。
与喜鹊类似,灰喜鹊也会捕食蝗虫。然而,它们的食物选择更为多样,就算没有蝗虫,也会选择其他昆虫或植物食物。尽管如此,我们仍可利用它们的习性,引导它们在蝗灾区域活动,增加对蝗虫的捕食量。”
随后,她又提及脑海中系统给出的改良农业技术的建议,从培育耐旱高产的种子,到制造精巧高效的农具,每一项都条理清晰:“我们可以尝试培育新的稻种,选取耐旱性强、产量高的稻种进行杂交培育,让水稻更适应干旱环境。农具方面,改良传统的犁具,让翻地更省力高效;制造水车,提高灌溉效率。”
欧阳瀚宇听得入神,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纳兰暖玉,双眸中满是专注与期待。随着纳兰暖玉从水利工程的精妙构思,谈及生态防治的创新举措,再到农业技术改良的深入规划,他的脸上惊喜之色愈发浓郁,越听越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仿佛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终于寻到了那束照亮前路的曙光。
他深知纳兰暖玉聪慧过人,平日里王府中的繁杂事务,在她的操持下井井有条,无论是棘手的人事纠纷,还是琐碎的物资采买,她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尽显睿智与从容。而她心怀百姓的善良,更是体现在诸多细节之中,每逢灾年,她总会亲自组织府中人员施粥赈灾,关心每一个受灾百姓的冷暖。此刻,听她这一番鞭辟入里、思虑周全的分析,他心中涌起无限希望,笃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