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琐事(2/4)
\"那就好,不管怎样,还是那句话,你一定要以安全为主。弄到最好,弄不到也无妨。\"李春生满意的说道。
\"放心,李叔。猪肉很难,鸡鸭这些我还是敢打包票的。\"
说完这些李春生领着周守义去找会计交钱办手续。今天这些东西并没有花多少钱,总共也才花了12块钱。盐是大头每一斤014元再加上买了别人份额的,一斤两分钱合下,每斤016元。一共45斤盐,花了七块二毛钱。其他的东西连换票的钱一起才花了四块八毛钱。
至于说为什么李春生不先把钱垫上,然后再找周守义拿钱,这当然是为了公对公好做账了。毕竟私人买卖和公家交易性质可不一样。就算李春生是副主任,也不愿意为了一点小事儿,被别人抓到把柄。
而且有了公对公的交易证明之后,周守义将东西拿出去也更方便。
拿上东西,离开了供销社之后,周守义找了个偏僻的角落,看到四处无人,将东西收到空间中放好。
他一会儿还要去粮站,因为在下乡之前,他要先将家里这个月的粮食都买回去。早上出发时,他已经把家里的粮食本都带好了。
这个年代的粮食供应标准是分为南北方两大区域。北方是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京都市成年女性供应标准为平均每月28斤。成年男性为平均32斤。
特殊的重体力劳动者,比如厂矿企业轧钢厂,重型机械厂等,为38斤。
轻体力劳动者,如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30斤。
大学生,中学生等国家补贴粮食标准为每月30斤。
十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月供应20斤。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每月供应15斤。六周岁以下儿童减半。不过,三周岁以下的儿童国家会有补助的牛奶。
周守义因为在红星机械厂,所以也归属于重体力劳动人员行列,每月到供应量为38斤,周母罗秀珠因为是街道的临时工作人员,只会按普通成年女性标准供应,每月28斤。老二和老三不用说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每月竟然比周母的供应粮还要多两斤,达到了30斤。老四今年11岁,每月二十斤,老五不满十周岁,每月15斤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