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变革(1/3)
叶尘全力推动公司组织变革,然而,过程中的阵痛远超他的想象。新的矩阵式管理结构虽理论上能提升协同效率,但实际运行中,各部门间的职责界限仍模糊不清,导致工作衔接不畅。
负责绿色能源与智能建筑融合项目的项目经理李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李强在公司多年,一直习惯了以往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对新的管理结构十分抵触。在项目推进中,他总是以“以前不是这么做的”为由,拒绝与其他部门配合。比如,研发部门为智能建筑设计了一套新型的能源供应方案,需要施工部门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做出一些调整。李强却觉得这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不仅不与研发部门沟通解决方案,还在公司内部散布消极言论,说这个项目根本不切实际,导致项目组人心惶惶,进度严重滞后。
同时,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也引发了员工的不满。部分员工觉得考核指标过于复杂,与实际工作关联度不大,导致大家为了满足考核要求,花费大量精力在数据整理上,反而影响了本职工作。一些老员工甚至私下抱怨:“以前工作简单直接,现在被这些新规定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怎么干活了。”
面对这些问题,叶尘深知不能操之过急。他一方面安排管理团队深入各部门,收集员工反馈,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针对性调整,简化考核指标,使其更贴合实际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多场跨部门沟通培训活动,邀请专业讲师讲解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强调各部门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及相互依存关系。
在一次跨部门沟通培训会上,叶尘亲自到场发言:“我们现在就像一支正在磨合的交响乐队,每个部门都是独特的乐器,只有大家紧密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绿色能源与智能建筑融合项目,是我们向新领域进军的关键一步,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满盘皆输。”
经过一系列努力,公司内部的协作氛围逐渐改善,各部门开始主动沟通协调。然而,李强依旧我行我素,对叶尘的努力视而不见。
就在这时,绿色能源与智能建筑融合项目迎来转机,之前停滞的工作逐步恢复。叶尘趁热打铁,加大与建筑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
他带领团队与多家大型建筑集团进行深入洽谈,凭借新型能源存储材料和智能化能源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