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芒山大典(15)之秘语之夜(15/20)
不知您是何看法?”御史中丞狄照狄文英,双颊消瘦,颌下留着一丛灰须,一幅教书老夫子的模样。
殷泗不答却问:“文英以为呢?”
狄文英毫不迟疑,说:“一是蓄谋,二是诬陷。我以为,裴鸿儒素来以清廉忠孝扬名,又是天子门生,虽然为人固执,但品性高洁。况且既不掌兵,又不敛财聚众,他有何胆量反叛,岂非自寻死路?恐怕诬陷的可能更大。”
“嗯,言之有理。但无论是诬陷还是蓄谋,经此一事,陛下对裴鸿儒必然已不再信任,小则弃之不用,大则秘密处死。到时巴州之首悬空待定,不知大人可有意向陛下举荐贤才?”另一人道,这人生着一对浓黑剑眉,面容冷峻如刀削,身上也无一丝赘肉,虽然双鬓微白,长须二尺,看起来有五十出头,但是说话中气十足,若只听声音还以为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是啊,佟大人说出廉某心中所思。如果殷大人不举荐,就怕周大卿举贤不避亲,推举彭世济。到那时,巴州军政要务尽归周大卿……”又有一人附和说。这人年纪虽老,但是温文尔雅,面容不凡,想必年轻时候是位美男子,整个屋子里只有他未着官服,只穿了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衣长衫,全身上下一派大学老儒气质,看来不是官员,只是幕僚。
殷泗摇了摇头说:“为君之人,最怕领兵在外的掌军者没有辖制,擅兵自傲,对长安皇令或阳奉阴违,或应付了事,正如当年的幽蜀两州太守合兵逼宫之事,乃此祸也。从此后,非边太守不可兼领掌军刺史之职,不可统兵,不可豢养部曲门客。主政太守和掌军刺史互不隶属,却又互相辖制。这么多年来,能合掌军政要务之事的只有萧山景、李长陵和刘梓益、薛奚仲,无一不是边塞苦远或者外海不能及之地。前两位自不必言,如今刘梓益自愿交出兵权,又遣来质子,算是换取了陛下的信任。凉州苦寒,又是幽州东进之路,故而军务重于政务,加之陛下物色多年都没有合适人选,所以陛下才允许薛奚仲赞领太守之职位,此乃无可奈何之举,薛奚仲自己都不乐意,这些年做事谨小慎微,烫手山芋捧得是战战兢兢。故而,巴州太守之职,周元弼绝不敢想,也绝不敢提,不仅他自己不提,也决不许依附他的朝臣帮他提,否则便是横生猜忌,自绝君宠。”
“大人所言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