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芒山大典(13)之白衣骨结葬此山(2/15)
,两百多年间就这悬案议论不休,长春宫销声匿迹之事慢慢变成了茶余饭后闲磕牙的一大话头。
司神雨或许不甚了然,但是苏幼情却亲耳听苦厄神僧提过长春宫与滴云观之事,知道无论什么,只要牵扯到长春宫或许都是一大线索,不禁扭头看了看缘明和尚,发现他仍旧阖眸冥想,似乎全不知情或是完全不关心,猜想此事隐秘至极,便是在八派之中知晓内情之人除了苦厄神僧和元清丰两位耄耋硕果,恐怕只有自己,心中便更是好奇维护神僧将这天大机密告知自己,也更觉机会难得。便淡笑着问道:“长春宫的种种乃是两百多年来的老故事了,晚辈等人也只是耳闻些江湖杂谈怪论,说出来恐怕贻笑大方。还请沈老不吝赐教!”说着拱手屈身,做了一个十足的晚辈之礼。
“岂敢岂敢,苏掌门实在客气得紧。”沈云涛连忙摆手,再次将目光从搏斗的二人抽回,神色微凝双眸空洞,似乎扯进书海漩涡之中,“世人皆言:‘天下武学虽始于昆仑太霄洞,却盛于不老长春宫。’这话一点也不假,无论昆仑逍遥二仙,还是天一剑窟孟臣子老祖,通古剑门神话李师一,乃至太白林剑圣,于赫赫数百年的门派来看,都只是昙花一现。而长春宫却是制霸武林数百年,虽然没听说出过什么惊为天人的化境高人,但是能人辈出,几乎从未决断。长春宫立派之久远,只在昆仑和天一剑窟之后。宫中有方仙、符篆、神霄三脉,其中各有绝技。方仙一脉意在达到生道合一、超脱生死苦域的长生升仙之路。此脉为宫主亲掌,因为所求虚妄又苛求甚严,故而人丁稀薄,宫主以下除了一位虚有其名的挂职首尊,就只有姑射、姑蔑二弟子。不世奇书《不老长春功》据传就出自这一脉,练此功法至大成,可使朱颜永驻,寿数之长也异于世人,与大空寺的《无极法相》、暗影楼的《奇骨百变》并列江湖中三大奇书宝典,更是武林中公认的三大奇书之首。符篆派则以符印引阵,小可圈地陷人,大可施雨驱雷。这《千叠临渊大阵》便是以风雷豪雨之符而生,是符篆派所着七十三篇《道法混元宝录》之中的阵法,这阵法有一大妙用,便是未启阵之前,根本无一丝痕迹可疑,就如一个绝顶高手,内息杀气皆凝于体内,无半点外泄,所谓‘静如千年之岩,动则叱吒雷霆’,故而是一座极利陷杀的绝阵。不消什么心机筹谋,只需在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