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书法和字画(3/7)
壤之别。
这天,有了一定成果余顺便决定在师傅冷锋面前展示一下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刻苦练习的成果。只见他气定神闲地铺开宣纸,提起毛笔,蘸满墨汁后,开始挥毫泼墨。不一会儿功夫,一首气势恢宏的《沁园春·雪》便跃然纸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余顺全神贯注地书写着,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力。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整个房间似乎都弥漫着一股磅礴大气的气息。冷锋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这幅作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相较于前几日所写的字,此时余顺的字迹简直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不仅笔法更加娴熟老辣,而且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竟然隐隐有了几分师傅冷锋的风范。看着眼前这位进步神速的弟子,冷锋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冷锋一脸严肃地嘱咐着余顺,即便如今已小有成就,练字一事仍不可懈怠,切不可因这微不足道的进步便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毕竟在书画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学到老,写到老”。
紧接着,冷锋还小心翼翼地取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书画作品,展示给余顺品鉴欣赏。他面带微笑,回忆起这些珍贵藏品背后那段令人难忘的往事。原来,这些书画皆是当年革命时期,一次深入敌后的探查任务结束回归大部队的路上,碰见一队敌人的运输车,当时他们小队的领导立即就眼红了,要知道那时,红色军队可是很缺乏生活物资的,马上就下达作战命令,偷偷的把敌人运输车队给包围起来。
有心算无心,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极其精锐的特战小队,战斗打响之后没多久就结束了,这些东西就是当时从敌人手中英勇缴获而来的其中一箱战利品。按照常理,所有缴获之物皆应上缴充公。可偏偏那时,他的上级领导目不识丁,对于这些书画的真正价值可谓一无所知。
那位领导甚至不屑一顾地表示,这些字画又不能果腹充饥,若用来上茅厕擦屁股,还会嫌弃它质地过硬。才不会浪费人力把他们运回去,于是乎,便将它们统统丢给了冷锋。与此同时,其他不明就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