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爱是常觉亏欠,但话又说回来……(2/3)
,只怕玉龙关守将也有些问题,不说同流合污,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心中恼恨国内党派林立政斗不休,这些兵士死得太过冤枉、太过不值!
为了安全起见,沈澈和朱达商议,让关河随行一程,护送使团到启国玉龙关,之前没这么干,一来是因为没想到贼人这么胆肥,竟敢在启国边城三十里外埋伏,二来也是不想带太多士兵过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如今还是二位皇子的安危更重要,礼仪什么的暂且先放到一边吧。
接二连三的伏击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多少都有数,顾全启国颜面留着层窗户纸没捅开,朱达只能应了。
一个时辰后,队伍重新出发,向着玉龙关方向行进。
这时候,沈澈终于有时间和沈卿说话了,想到方才和关河寒暄时,他夸赞沈卿艺高人胆大,斩断铁锁阻挡追兵,自己荡过对岸。
“三……郎,学武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刚才他握着装饰用的佩剑就很没安全感。
这里面就有个奇妙的误会,铁锁是靠启国这一面断的,情况紧急沈卿也没说自己是摇着刀柄当竹蜻蜓飞过去的,关河才误以为他是为阻挡追兵斩断铁锁的同时荡过去,抓着那头的铁锁爬上崖顶。
追兵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但这边正打着呢也没人替他宣扬。
是以两方人马产生了信息差,己方只是觉得沈卿是个普通高手,敌方却已经把沈三郎记上了奇人异士名录,并备注:追击时务必配备弓箭!
在关河的护送下,剩下半天的路程风平浪静,在黄昏时分顺利到达玉龙关,交递了通关文牒核验。
守城卫扫到“沈卿”这个名字,公事公办的打量沈卿一眼,暗中却记下了这个名字。
进了玉龙关,沈澈如释重负,心放下了一半,启国的地盘上,景川再出什么意外怎么也怪不到宣国头上了。
景川也安了一半心,虽然距离启都白凤城还有十天半月的路程,但如果要害他的是两位皇兄背后势力,至少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也正如他们所预料,启国境内,使团走得很安稳,沈卿仔细观察,启国风貌和宣国差不多,一样的民不聊生。
也对,两国这么近,要是启国日子好过哪怕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