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蒸汽机问世(9/17)
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强各地之间的联系。要让巴蜀的百姓看到大秦的实力和决心!”
李宪的这一决定迅速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协助落实这一伟大工程。几日后,帝国工程部的工匠和技术人员便在众人的努力下,快速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施工计划。
“陛下,关于新式房屋的设计,我们已选定长安的经典样式,结构坚固,材料环保,能够抵御自然灾害。”一位工匠长激动地报告。
“水泥路的建设则由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后确定路线,确保连接主要的商贸区域与乡村,方便百姓出行。”另一位技术人员补充道。
李宪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务必尽快动工!要让巴蜀的百姓感受到大秦的温暖,让他们相信,选择归顺大秦是明智之举。”
随着工匠们的到来,巴蜀的变化如春风化雨般迅速。工匠们在当地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开始动工建造新式房屋。宽敞明亮的房屋渐渐在田野间拔地而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观望。
“你看,这房子真不错,跟长安的一样!”一位巴蜀农民感慨道,脸上洋溢着笑容。
“对啊,听说水泥路也要修,这下出门可方便多了!”另一位农民附和道。
李宪对巴蜀的变化感到欣慰,心中暗自庆幸。这不仅仅是建筑和道路的建设,更是大秦与巴蜀百姓心灵之间的桥梁。他相信,这一系列的措施必将有效地增强百姓对大秦的归属感和忠诚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蜀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水泥路连接着新建的房屋,村落里的人们脸上都挂着笑容,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和富足。李宪所做的一切,也为巴蜀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宪在巴蜀地区实施的改革措施,激起了当地才子俊杰的热烈关注,许多人纷纷离开故乡,心怀报国之志,前往长安,希望能为大秦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些才俊之中,刘文静无疑是最为卓越的佼佼者。
开皇三年八月,刘文静怀着满腔热忱,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途。他身材魁梧,面容英俊,气宇轩昂,给人一种不凡的气质。他早已听闻李宪推行的简体文字、三字经和千字文等启蒙教材的盛名,心中对这些改革措施充满了钦佩和向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