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水泥钢筋(4/7)
过这些新修的道路迅速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南郑的繁荣已经不仅限于城墙之内,四周的乡镇和外地商人都闻讯而来,整个南郑在李宪的带领下,逐渐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南郑城的道路改造工程取得了显着成效,宽敞平整的水泥路让城内交通顺畅了不少,但李宪很快意识到,随着商贸日益繁荣,来往的马车、行人和货物运输队伍越来越多,交通变得拥挤,甚至时常发生马车相撞的事故。为了确保城内秩序,李宪决定进一步优化南郑的交通系统——制作红绿灯,并制定交通规则。
一天,李宪与瑶光再次在城内巡视。瑶光看到前方一辆马车与人群发生争执,忍不住说道:“主公,看来即使路修好了,但没有规矩,这交通混乱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李宪点头道:“确实如此,道路虽然修通,但交通秩序不立,一切终究是乱的。我要在南郑城内设立红绿灯和一系列的交通规则,彻底规范马车和行人的行走。”
瑶光皱了皱眉,有些疑惑:“红绿灯?那是何物?”
李宪微笑解释道:“红绿灯是用来控制交通的信号装置。红色代表停止,绿色代表前行。我们可以在重要的路口设立这种信号灯,马车和行人都必须遵守红绿灯的指示,这样就不会有人胡乱行走,导致混乱。”
瑶光虽然对李宪的创意感到惊讶,但她知道李宪总是能想到奇妙的办法,便全力支持道:“主公的想法很新奇,也很有道理。不过,制作红绿灯的技术如何实现?”
李宪略作思索,说道:“红绿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用油灯或蜡烛作为光源,制作一个木框,分别在两个位置镶嵌红色和绿色的透明玻璃。在路口设立一个架子,用简单的绳索或杠杆系统来控制灯的切换,交替显示红色和绿色的灯光。每隔一段时间,安排专人切换灯光。”
不久后,李宪便召集工匠,亲自设计了第一批红绿灯。工匠们根据李宪的图纸,使用上好的红、绿玻璃,打造出简易的信号灯,并在几个重要路口架设起来。与此同时,李宪开始安排士兵和城管人员在路口执勤,控制红绿灯的转换。
紧接着,李宪还颁布了南郑城内的第一部《交通规章》:
1 遵守红绿灯指示:红灯时,马车和行人必须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