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留给后代的基业(2/3)
这段时间,王大鹏在人情世故方面的能力突飞猛进,陆远还没有细说,王大鹏已经猜到了一二。
赵大爷闻言接话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我找了一圈,愿意卖房,并且有能耐将房子落到你名下的房主,只有他这一家,如果拖得太久,万一把事情拖黄了,再从头寻找,恐怕又要花一大把时间。”
陆远笑了笑,说道:“这事绝对黄不了,您刚才说得没毛病,这年头愿意卖房,并且有能力将房子过户到别人名下的能人少之又少,但是反过来说,能拿出钱买下这么大房子的卖家,又有几个呢?”
“除了我,房主即使找个一年半载,也找不到第二个能拿出一千多块钱买他房子的卖家。”
赵大爷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卖房的人少,买房的人更少。
从去年到现在,赵大爷大半时间都留在了省里。
要么给刚刚恢复工作的中医药工作者们讲课。
又或者跟随相关部门,前往各个老领导的家,为这些下放多年,身体不堪重负的老干部送医送药,帮他们解除身上的病痛。
天天和各种干部打交道,老大爷的眼界也在不断地放宽。
深知当前的房屋买卖属于不被允许的事情。
不像是旧社会,买卖房屋十分简单。
找个中间人帮忙牵桥搭线,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
签字画押,隔天就能搬进去。
目前,买卖房屋涉及钱,而一旦和钱有关的买卖,又往往与投机倒把挂上钩。
这也是为啥。
赵大爷找了这么久,建议陆远尽快买下老城区的二层小楼。
房主本身就是一名干部,家里的三亲六故也在有关部门上班,背后有着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只有这样的能耐人,才敢承诺将房子过户到陆远名下。
俗话说得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陆远不紧不慢地说道:“赵大爷,我和大鹏打算四天后离开省城,这两天你帮我多盯着点房主,一旦他问起您,就说价格太高,我这边有点打退堂鼓,然后再告诉他,价格适当地降降,事情也许还有转机,这些话,您都知道怎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