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首位(3/7)
凤鸣画的图纸给这二人看了。这二人看完图纸,都激动起来,死活要见见这画图纸的人,于是老曾便将这两人一起带了回来。
老王跟县丞大人将徐凤鸣上下打量了一遍,见面前这人气度不凡,忙恭敬地跟徐凤鸣见礼。
“这图纸,真是你画的?”那名唤王叔的老人拿着徐凤鸣画过的的问道。
这王叔鬓发斑白,年逾花甲,但精气神却很好,整个人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不敢当,晚辈姓徐,小字凤鸣,先生唤我名字便可。”徐凤鸣道:“这图纸也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王老头拿着那图纸往案几旁走去,又示意徐凤鸣跟过去。
徐凤鸣走过去,王老头坐在案几后,提笔蘸墨,开始给徐凤鸣讲解:“岷江分流后 ,还有几点要考虑。
一是如何控制水流,特别是每年的枯水期和涨水期时,这两边的水流量该如何控制。
二是泥沙问题,江水携带着大量泥沙乱石,若是不想个法子,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堤坝便会因为泥沙淤积堆积功亏一篑。”
老王头想了想,在玉璋山下和饺子尾部各画了一笔:“首先,这个位置的缺口不能太大,其次,堤坝尾部,这个位置稍微矮一点。
这样,水流向玉璋山出口时,便会因为出水口骤然变小形成一个漩涡,这样,大量的沙石便会被漩涡带向这里, ”
老王指着饺子尾部:“这个地方矮一点,沙石有一部分被分甩到外江,还有一部分便会留在这里。 ”
徐凤鸣颔首,这老王能运用水流的力量解决泥沙问题,不愧是远近闻名的水工。
“其次,”老王继续在饺子两旁的江山做记号:“咱们可以将两条江的宽度和深度作出调整,将流向锦城的江挖窄一点,深一点。
岷江原有的河道留宽一点,浅一点。这样,根据水的流动性计算,枯水期,大部分的水流便会流向锦城,而涨水期,大部分的水流会流向另一条河道。”
徐凤鸣看完老王改得图纸,由衷地感到佩服,他恭敬地行了一个礼:“先生大才,晚辈着实钦佩。”
老王头怡然自得地受了徐凤鸣的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