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卷终结语(3/5)
主角吗?
恰恰相反,这句话是在恶心主角。
人家诸吕并没有发动什么政变,但是功臣集团看不惯吕家的行为,从而集体抱团把吕家干掉了,这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周勃是想把这屎盆子扣到主角头上,让人家都知道这是主角干的,有事找主角。
只是周勃没有想到,迎来的汉文帝和主角有那么深厚的关系,这句话反而推动了主角成为历史的权臣。
我们学历史,看历史,千万不要带入封建帝王和王侯将相的视角。
吕后统治期间,百姓的生活是在整体向上发展的,吕后有自己的历史功绩,这就是为什么主角一直没有动手的原因。
百姓不在乎这江山姓刘还是姓吕,谁让百姓活的更好,百姓就会拥护谁。
只不过吕家的后人,无法让百姓活得更好了,再加上刘氏江山当时确实是人心所向,这才让江山又回到了刘家一脉。
包括历史上也是这样,当时吕家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外面的诸侯国还都是刘家的,手中的军队是京城的十几倍,吕家不过是想在吕后去世后,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已。
是功臣集团为了利益集体抱团,铲除了诸吕,想要这个推举皇帝的大功劳,因此才迎来了汉文帝。
云生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别忘了当初功臣集团迎汉文帝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觉得刘邦的孙子们太优秀嘛,想要立一个小透明皇帝。
就是觉得汉文帝是个小透明好控制,所以才立汉文帝,他们也是想当权臣,想当另一个小“吕家”。
只不过阴差阳错遇到了有手腕的汉文帝,他们才没能起来,最后成为了文帝巩固江山的一枚棋子。
所以云生在这劝大家不要把任何功臣集团看得太好,大家都是跟着刘邦的,即便是刘邦在的时候,也得靠利益才能笼络住功臣,毕竟大家跟着你也得吃饱喝足啊,不是说凭借你一个“赤帝之子”的称号,就愿意跟着你。
刘邦的人格魅力足够大,就是因为他舍得给利益,能满足大家的利益,让大家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干。
只有先保证自己的利益,在保证自己利益的条件下,他们才会出手。
因此,平定诸吕之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