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正反两极(6/7)
南宋社稷”
沈安若越听越不对,她只感齐麟是在变着法地赞扬柳霖霖,而齐麟之所以会这般做不就是因为其父说出了柳霖霖不可信的言语吗?
“齐麟,你若只是想证明柳姑娘可信,就不妨直言,何必这般拐弯抹角地说这么多呢?”
齐麟被沈安若打断言语后,反倒冷峻了起来,“难道,你也认为柳霖霖不可信吗?安若你需要收起不该有的抵触心理,我也绝非是在针对任何人。倘若,我要针对谁,也绝不会说出诸多废话。同样,我既能说出这些话,那这些也绝非废话。”
“安若,纵观历史诸多流传下来的才女故事,都有共同点和相似处,她们也皆具备相同的条件和资质。凡饱读诗书之人不分男女皆能明辨是非;凡历经沧桑、感悟颇多者终会情迷一方,执着一世。”
“她们不再是达官显贵的玩物,也不再是金银可以买卖交换的货物,她们所坚守的是心中的道,亦是一种风骨。”
“所以,愚者好欺,智者难欺。一个读书甚少,只将利益摆在眼前的人,多半会做出损人利己之事。他们不会讲什么品德,也不会讲什么道理,只会在乎一时得失,这便是他们能被人连番利用的原因。”
“如果说人性本恶,难以揣测,那读书明理就是扼杀恶念的唯一方式。在人性的驱使下,男人只要暴富就想纳妾休妻,甚至还盼着发妻死;女人只要有攀上高枝的机会,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毁掉原配,还有理有据的将所有根源归结于原配过于没用上。”
“饱读诗书、知晓事理,或许不能阻断恶念滋生,但一定能保留下一分良知。在欲行无德之事时,定会在心中产生犹豫和痛楚,因为他们很清楚这样做不对,再眼见发妻含辛茹苦、一心为家门后,终会靠着一分良知,终止无德之举。”
“我们无法使所有人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被长期压迫,本就无德的人,一朝得势也会立即成为魔鬼,但,只要人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算他做了无德之事也会在心中产生愧疚,而这愧疚恰又是攻破他们心理防线的突破口。”
“可本就不明事理的人又要如何攻破心理防线呢?对方定会觉得自己没错,“水往高处流,人往高处走”乃是自然法则,谁又敢说有错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