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黍、漆树与酒的展望(4/5)
熊洪伸手接过,其中一颗果实如同野鸡蛋大小,散发着一股恶心的味道,他忍着不适,拿到眼前看了一下,判断出是银杏。“这些果子去掉外面的这层皮,里面的放在火里烤一下也可以食用,不过不能吃多。”
“这个记得不太清了,可能是漆树,”熊洪捏着一小串黄褐色的种子,努力回想着前世的一些记忆,“没错,应该是漆树,明天天亮你带我再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中国古代没有发达的化学产业,但是很多出土的文物里,都有着漆器的身影。大漆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之前,它贯穿了中华文明的上下五千年,是古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大漆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由于大漆具有典雅大气、防水防腐等优越性能,人们对它的喜爱逐渐增加,并在汉唐时期达到了顶峰。
当然在现在,原始社会还没有认识到这种树木的用处,好在熊洪知道一些漆树的知识,所以对这种植物很是上心。
熊部落里有不少的器具,用的是晒干的木头制作而成的,但当初制作的时候,本来应该需要几年时间阴干的木材只是简单地晒了一下,水分多导致现在好多器具都开始出现腐烂的情况。
如果有了这些漆树上生长的漆,再加上部落现在储存的木料,经过上漆处理后,很多器具就能使用很长的时间而不腐朽,并且漆还有个防水的作用,对于以后熊部落制造小船,很有帮助。
漆树不仅仅可以产漆,甚至它的果实也有很大的用处——种子油可制油墨、肥皂,果皮可取蜡,作蜡烛、蜡纸。
“这些果实是从哪里找到的?”熊洪对银杏的作用不太了解,但对漆树的作用还是很清楚的,“还有没有更多的这种果实?”
“那边的树林里,看起来有个十几棵树。”
“好,我知道了,”熊洪在地图上将这里给标记下来,这些漆树很是宝贵,它们的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基本生长在山区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地方,而且生长起来也不算快。
熊洪接下来要解决部落晚间的照明问题,那漆树或者乌桕树果实提炼出来的蜡,就非常有用了。
部落里现在使用的油灯,基本上都是从动物身上取出的脂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