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秋收(一)(3/5)
,让跟在后面的码放人员运到车上去。
码放这些成捆的粟杆,需要一定的技巧,随意堆放的后果就是同一辆车,只能拉很少的一部分,而且粟杆容易在车辆行驶中,因为颠簸或者摇晃掉下来。
捆扎好的粟捆,一头是粟穗,一头是粟杆,码放时,粟穗要朝里,两捆粟头朝头摆放,再一层层地往上码,每加上一层,还要交错相加,防止空间的浪费以及路上颠簸掉下来。
码上几层后,人已经够不着装车了,就得用两齿的木叉,在地上把粟捆给叉起来,然后抡圆了木叉,把粟捆甩到车顶上,再硬塞上一些之后,从板车的最后面牵出两根麻绳,盖在粟捆上,然后在板车前面的框架上使劲拉,就能把这些粟捆给捆紧。
之后,就由族人牵着驴子或者牛,甚至两个人一拉一推,把装满粟杆的车子拉到围墙里。
在这里等候的脱粒人员,会快速地将车子上面的粟给卸下来,通常只需要再板车的一侧用长棍一顶,这些堆得很高的粟穗就从另一侧整个倒下来,落在地上。这样车子很快就能返回去装下一趟了。
脱粒人员有50人,每两人一组,有用手摇的,有用脚踏的,滚筒飞速旋转,另一个族人只要从粟杆里抽出十几根,粟穗靠近滚筒,等两者接触后,滚筒上旋转的木齿就会将粟籽给敲下来,落在四周都是围挡的木框里。
脱粒之后的粟杆,因为还残存着不少粟在上面,需要被平铺在打谷场,用连枷再次拍打。
这个时代,人工收割速度很慢,一个成年族人平均一天也就收割上一亩左右,而且晚间看不见,野外还有很多野兽在虎视眈眈,晚上是让族人们休息的时候。
“熊巫,今天你们辛苦了,”熊洪跟熊大熊二等人来到熊巫的房子里,向熊巫道谢,“明天你就带着族人在部落里脱粒吧,收割的事情,交给我们就好了。”
“那怎么能行?脱粒这边有熊木他们就够了,”熊巫虽然感觉浑身都酸痛,但还是勉强说道,“我休息一晚就好了,没关系,族中的青壮年甚至连鹿皮他们都参与到收割中,我们也不能例外。”
“可是你……”羊喜正好从外面端着托盘,送了几杯水过来,“族长,巫今天累着了,他还不让我说。”
“住嘴,现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