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芦苇原的建设(2/5)
等换回一批人回来。
为此,熊洪还特意地与鹿角等人聊过,他虽然不太记得清来时的路,但大致的方向还是知道的,而且熊洪等人还有非常丰富的探索经验和方法,要找到鹿部落的旧地,应该不是太难。
熊洪打算在秋收之后,就带着人去这个地方换一些人口回来。
当然,就算没有找到这些人,那也能在探索的过程中“点亮”地图,为部落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地点和适宜耕种的土地。
“……这些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了缓解人口缺少所带来的压力,”熊洪跟熊巫讲述了一下秋收后的行动,“至于周围这些部落,可以通过推广农耕的办法影响他们,主动加入的,就加大扶持力度。而且他们发展农耕,对我们也是有不少好处,我们给他们提供耕牛、铁犁等工具,是需要他们拿收获的粟米、养殖的牲口来交换。你可以这样想,他们种植的越多,我们能够收取的粟米也就越多。”
想要加入熊部落,是周围部落的成员们,都想过的事情。这几年随着熊部落的不断交换和帮助,大家的物质生活都变好了,这些部落已经没有出现冬季族人冻饿而死的现象,人口数量也在上升。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周围的部落在经过这几年的同化之后,其实已经对熊部落产生了极其强烈的认同感,加上不间断的语言、文字和规矩的输出,这些部落离并入熊部落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除了黑齿和水部落等主动要求加入的,还有很多其他部落隐晦地提出想要并入熊部落,熊洪和巫也曾动心过,但细想之后,一次性接纳这么多部落进来,时机并不算成熟。
原因有几个,一是这些主动要加入的部落,对比其他部落来说相对弱小,无论是土地开垦还是养殖规模,都不是很大,只能勉强保证自己不挨饿。要完全接纳他们,势必会稀释现在熊部落的生活水平,尤其是食物和衣物。只有等到秋收之后,粮食入仓,才能让熊洪有这个底气。
二是各个部落相对分散,就算现在大家都并入进来,那物资的调配、人员的往来,这些消耗就没办法从这些部落的交换中收取了,只能由熊部落承担。
如果都集中到一个地方或者几个地方生活,熊洪又觉得可惜,很多部落周围的资源其实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