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奶酪与指北针(2/6)
贸易的线路,运输到各个部落中。张洪不是没想过,把这些最基础的产业放到各个部落里,但现实还是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原材料提供的问题、运输的问题,现阶段,还是放在熊部落来生产最符合实际,各种成本也最低。
当然,除了修驿站,还有就是旅程途中保暖的问题。
冬日保暖是个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在这次长途行动中,张洪亲身体验,鹅绒做成的羽绒背心,放在两层兽皮的夹层里,保暖效果是真的很好,要比两层皮衣穿起来还要保暖;
这就需要部落有更多的鹅。
去年发现一群大雁的落脚点,今年也可以利用起来,再抓上一些进行养殖。从春天开始养,在夏季的时候可以收集它们身上褪下来的绒毛,等到秋天还会再长。
在羽绒服外面,如果再套上一件由麻布和兽皮混合缝制成的大衣,那几乎就感觉不到寒风的侵袭。
不过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寒风还是会顺着衣服上的缝隙往身体里面钻,尤其是双手,即便有手套的保护,还是经常被冻的冰冷,失去灵活性,只能放在双腿中间焐热。
最新版的手套也就根据族人们的反馈给设计并制作出来了:双层麻布夹着鸭绒作为内衬,外面再包裹着裁剪很薄的鹿皮,让整个手套变得很是保暖,而且不像之前的那种透风且沉重。
部落各种刀具也越来越丰富,对各种动物的毛皮利用也越来越好,比如这种手套上的鹿皮,以现在熊部落的技术,就被族人们削成了两层。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加强保暖,就是爬犁上,这次部落制作的爬犁,算是很宽敞了,就是有点透风,哪怕垫了厚厚的草垫也有寒风嗖嗖地从屁股往上钻。为此,部落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涂抹在麻布上、用来封堵住麻布上网眼的材料,用来制作类似后世油毡布一样的东西。
而熊花发明出来的毛毡,再经过处理之后,应该能够作为各种车辆、房屋等空间缝隙的填充物。
在旅途中还有另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是食物补充的问题。
虽然冬季很是寒冷,极其不适合在野外行动,但是从食物保存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保存难度最小的季节,天然的低温让蚊虫、苍蝇无法活动,而零度以下的气温,也让这些鲜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