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草药与书简(3/4)
在纸张发明之前,人类用于记录文字和图画的方式也有很多样: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的莎草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中国的青铜器上的金文,还有就是竹简。
张洪拿出的小木片和竹片,就是他准备做竹简的材料。
用图画或者文字的方式,将部落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对于部落发展,长远来看很有作用。
据后世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文字最早应该是由各种图画演变过来的,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原大地,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这种带有明显图画形状的原始文字。以甲骨文为例,很多甲骨文其实就是简化后的图案。
而甲骨文在经常使用和改进后,逐渐就演变成了金文、小篆直至后世的隶书、宋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
在中原大地上,即便是史前十万年,那也有着很多很多的小部落散落在这片土地上求存,每一个部落用于记录的图案,可能都不一样,绝大部分的原始文字,也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淹没了。
张洪无法去关注那些可能会断了传承的部落,他现在只是想把熊部落发展壮大起来。
在纸张还没有能力发明之前,用这种方式来记录文字和部落的事情,应该是足够使用了。
“韦编三绝”,竹简除了用竹片或木片,还需要用绳子将这些竹片或者木片给穿起来,这个绳子在古代,通常使用兽皮制成,不仅耐磨,还比较有韧性。
前些天被宰杀掉的牛,总算让张洪又有了一个杀它的理由。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用竹片、木片编成的竹简,很快就让巫这个喜欢“写日记”的人整天抱着不放了。
竹片长30厘米,宽只有不到3厘米,每一片都是由树杈带着木工坊的人一点点地削磨出来的,一开始掌握不好技术,经常弄坏,而且速度很慢。
好在有了铁制的工具,又发明了一些专门用来制作竹简的刀具,只消将竹子给锯成一节节竹筒,再用刀每隔一段距离破开,破开后的竹片,放到蒸锅里蒸,趁热软化的时候,压在平整的木板或者石头上。等定型了,再将其放到刨床上刨平,这样,竹简的主要材料就完成了。
要装订成册,就需要在这些小竹片的两端处钻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