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营地规划(4/5)
留出来,张洪便腾出手来,着手其他的工作。
在放养点附近,部落改造了七八个水塘,大的有10亩左右,小的也有4-5亩,普遍深度在2-3米,在引入溪水后,将平时捕鱼获得的小鱼苗和小虾都放到里面,再在水塘边养上一些鸭子,鱼可以吃鸭子的粪便,这样多少也能减少一些饲料的消耗。
关于人工养鱼,张洪也是有考虑的,溪水里的鱼数量并不算多,一直这样捕捞的话,很快就没有大鱼可以吃了。张洪要长远打算,那鱼虾类的补充,就最好用半人工的方式进行养殖。
另外规定了在春天的时候不允许在部落周围捕鱼,让这些鱼类有充足的生长时间,但如果去其他地方水域,倒没有这个限制,反正不是部落的领地,熊部落也不会用细密的绝户网来过度捕捞。
现在部落捕捉的鱼,至少都要有1个巴掌大小,也就是快1斤左右,正常比这个小的,一般都会被放生,或者扔给鸡鸭猪做饲料,太小的鱼吃起来太麻烦,又要刮鱼鳞、又要清理内脏,还有不少刺,族人们向来是看都不看一眼,只有那种大的鱼,比如鲫鱼、草鱼、鲢鱼这些,才会给捕捉上来,炖汤或者晒成咸鱼。
在靠近北面山脚的位置,有一片树林,树木稀疏了一些,距离院落直线距离大概400米,在这里,张洪还带人修建了一些大棚,大棚整体用木头搭成,只在向阳的南面面建起一道高约2米的矮墙。
矮墙两侧向北延伸出一道墙,高度逐级降低,最北端只有1米2高度,而大棚的北面,没有修围墙,只是用木栅栏稍微围拢了一下。
一座大棚长约20米,宽5米左右,顶部用木头搭成框架,铺上树叶和野草,并用泥巴覆盖在上面,并不防水;而底部地面部分,还向下挖了近半米深。
大棚里是张洪让人用木头做成的一个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从各个树林间捡来的枯木,这些枯木大多数都长过可以使用的蘑菇和木耳,张洪想靠这个办法,人工培育一些蘑菇出来。
这5座大棚,族人只花了不到5天的时间就建成了,建成以后,张洪叮嘱族中负责采集的妇女,在天气晴朗干燥的时候来给木架子上的枯木浇水,营造一个潮湿温暖的环境,用于培育可以食用的菌类。
在清点库房留下来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