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冬季生活(添丁)(1/5)
部落里锻打的声音几乎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歇过。
4座相邻的高炉,每次可以产出大概5斤左右的铁汁出来,按照转炉的方式,到最后一炉,坩埚中的铁水杂质去除后,倒入已经准备多时的模具中,冷却后根据需要的形状,放入打铁炉上加热,再放到铁砧上不断地锻打。
按照张洪的判断,这里的铁矿石品相至少也在30以上,虽说不是富矿,但好歹10斤矿石也能出个3斤吧。但技术不发达,炉温虽然足够融化铁矿石,但坩埚、煤炭消耗也很大,基本上每个坩埚只能用上几次,就报废了,里面全部被铁矿的矿渣给堵死了,只能再换一个。
而由于矿渣无法及时处理掉,坩埚里面的铁水也受到影响,每10斤的铁矿石,只能产出2斤半的铁水,而炉子里,最多也只能放上3个5斤左右的小坩埚。
炼铁得到铁之外,还有很多矿渣,在部落外面也堆成了一座山,处理起来很是麻烦。
而经过这样的消耗,部落里的铁矿石再一次被消耗一空,熊二腰间别着斧头和矿镐,带着十几个族人又要去后山采集铁矿石。
最近这些天,炼铁的成果丰硕,令人欣喜,张洪为了冬季结束后的春耕,提前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把绝大部分的铁料都用于制作各种农具上,还提供了很多专业的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比如铁锹、耙子、锄头、镰刀等,其中的犁,花费了很大的一番心思。
原本是想直接用铁水浇出一个犁出来的,但需要的铁水太多,一次性无法拿出,而且模具方面也一直没有办法解决气孔的问题,后面只能退一步,将犁头的部位大致铸造一下然后用再锻打形成,这样的犁头,虽然比纯铁的差了一些,但总体而言,应该是够用的。
部落里已经有了专业分工的迹象,在听取了族人的意见以及自己的经验后,现在更是直接被张洪分成了制陶、制盐、木工、纺织、捕鱼、打猎等几个目标明确的工坊。只是因为人员还是不足,食物不稳定,原材料也不足,所以这些工坊里的人员,并不固定,可以去其他工坊参与建设。而且由于原料、工艺的改进,经常会停下来,将问题解决后再重新开始生产,速度也不快。
但慢一点也是在前进啊,张洪没有急于求成,反正冬天没什么事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